曾幾何時,我也覺得高樓才是高品質居住的首選,覺得住的高,離理想生活就更近一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發現,原來的選擇有多么低認知,高樓的生活非但沒有多幸福,甚至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至。
直到孩子上學,我終于找到契機重新搬回“老小區”后,才終于明白,原來兩者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01、為什么后悔住“高樓”?
以前從沒有住過高樓,再加上高樓城市市場上最主流的住宅,所以毫不猶豫的跟風買了。
然而,入住之后才發現,它和傳言的居住更舒適差距甚遠,具體如下:
①上下樓嚴重依賴電梯
本身電梯房最大的優勢就是出行便捷,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沒有爬樓的辛苦,省心不少。
然而入住以后才發現,隨著入住率的提升,這種天然的優勢,反而成了生活中最大的“負擔”,更別說偶爾出現電梯故障或者斷電,更是一種痛苦。
就拿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每天早上出門送孩子上學,起碼得提前10分鐘出門,否則等電梯會很崩潰,因為總有樓上住戶一直卡著電梯不讓下來,久而久之,就讓人十分焦躁。
②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一開始買房,根本沒有想過以后的生活成本,只是覺得再貴也不可能比房子總價貴。
但是真到計算成本的時候才發現,買房支付房款是一次痛,入住以后月月繳費是“細水長流”的痛法,畢竟生活開支遠超我預期:
比如物業費,明明感覺物業的服務不咋地,但收費僅次于高端住宅,一年算下來,光物業費就得4000多。
而且停車費也不便宜,一年算下來,租車位的費用將近5000塊,
這兩項加起來就是上萬元!
為啥說高層住宅會有安全焦慮?想必大家都經常看新聞吧,什么高樓火災逃生難、 臺風天氣高樓落地窗被吸走…看著就讓人“隱隱不安”。
而且住的高,逃生難度真挺大,因為消防云梯最高也就到達18層,再高點,就只能聽天由命。每每想到這,就感覺心里惴惴不安,長期下來,很讓人焦慮。
所以,住在高樓層,尤其是住的越高,遇到不可控的危險時,基本上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02、為啥搬回“老小區”?
一開始主要是因為考慮到孩子上學方便,不過居住這一年來才終于發現,老小區和高樓確實差距挺大的:
①出行更便捷
現在所住的老小區雖然是步梯房,但相比高樓層,不用依賴電梯出門,而且住在3樓爬樓也不辛苦,每天日常出行反而更便捷了。
②生活成本更低
相比之前住的高樓每年動輒一兩萬的生活成本,老小區的生活成本相對更低,物業費只有原來小區的1/5,停車費全免,算下來一年起碼可以省下1萬多塊。
唯一讓人頭疼的就是,有的時候回來晚了,車位比較緊張,所以如果要選老小區的話,最好先看好車位,再考慮是否買房,否則停車會是一個大難題。
④配套很齊全
我們所住的這套老房子,目前在主城區,雖然年份有點久,但地段還有優勢。
就拿周邊的配套設施來說吧,名校、三甲醫院、地鐵站、公交站、商場、綠色公園一應俱全。
尤其是教育資源,更是比開發區新學校更讓人安心。
所以,相比郊區“有房無配套”的生活,老小區雖然舊了點,但生活便利、通勤時間短、居住成本便宜…這些都是是無法替代的。
其實,買房子的目的就是為了住的舒服,也不是說高樓住宅不好,畢竟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需求和選擇,
有人追求高層的視野、也有人青睞老小區的配套便利。總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