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長途飛機時,最好是每一兩個小時都起身活動,或者伸伸腿。
文 | 黃祺 李思尋
近日,一名30歲女性旅客在結束11小時跨國航班后,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突發心臟驟停,經緊急送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云醫院(下稱“廣中醫一院白云醫院”)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據悉,女子從國外乘坐11個小時航班回國,下機后約10分鐘便出現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隨即陷入意識喪失。
女子被送往廣中醫一院白云醫院救治,到達醫院后出現室顫、心跳驟停,雖經插管、除顫等全力搶救,仍未能挽回生命。
“由于發病過于急驟,我們未能及時完成肺動脈CTA檢查,但患者的臨床癥狀高度指向肺動脈栓塞。”廣中醫一院白云醫院重癥醫學科彭曉紅主任說道。
暑期旅游旺季的來臨,不少家庭開始策劃帶著孩子去遠一點的地方旅游,比如歐洲、非洲。
飛機機艙內空間狹窄,乘坐長途飛機時,很多人嫌麻煩不喜歡起身活動,不少人一屁股坐下不挪窩。但長時間的靜坐不動,實際上暗藏風險。
肺動脈栓塞,可以直接導致死亡
這次新聞事件中的女子,死亡原因目前推測是肺動脈栓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張毅主任說,從新聞描述的癥狀表現看,肺動脈栓塞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在靜止不動的情況下,靜脈系統中可能出現血栓,這些血栓可能附著在靜脈血管壁上,當人從靜止不動的狀態起身活動后,血栓就會隨著血液流動來到其他地方。
如果靜脈血栓通過右心房進入右心室,就可能被心臟收縮活動泵入到肺動脈系統。
這塊血栓碰巧又比較大,堵住肺動脈的主支或大分支,那么就形成了肺動脈栓塞。
肺動脈栓塞可以誘發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跳,這種情況救治非常困難。
張毅醫生說,久坐十多個小時候突然心臟驟停,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心肌梗死。但是心肌梗死一般會出現劇烈的胸痛癥狀,而這位女士看起來沒有這些癥狀。
還有一種情況是單純的突發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心臟跳得特別慢,或者特別快,都會導致心源性猝死。
坐長途飛機導致的不適甚至嚴重疾病,也被大家統稱為“經濟艙綜合征”,靜脈血栓引起的肺動脈栓塞是其中最嚴重的一種。
靜脈血栓形成時,自己并不會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也沒有什么先兆,所以醫生提醒,如果實在擔心自己久坐忘記站起來,可以佩戴一些健康監測設備,比如運動手環、健康手表,這些設備一般都有提醒你起身活動的功能。
每小時伸伸腿,起身動一動
張毅醫生打了個比方,人體內的靜脈血管就像細小的河流,如果人靜止不動,水流流速變慢,淤泥逐漸堆積。根據相關研究,絕大多數情況下,微小的血栓會自行溶解,但如果連續幾小時、十多個小時不動,“淤泥”中就難免有難以溶解的血栓存在。
因此在乘坐長途飛機時,最好是每一兩個小時都起身活動,或者伸伸腿,避免血栓的形成。“人的下肢受到重力作用,因此下肢靜脈更容易形成血栓。”
張毅醫生說,在大型醫院的急診科,肺動脈栓塞病人并不少見,很多是做完手術后長期臥床的病人,或者是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有一些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的患者,他們是靜脈血栓高發的人群,也是肺動脈栓塞的危險人群。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凝血癥狀,或者在服用特殊藥物,但又需要乘坐長途飛機怎么辦呢?
張毅醫生說,如果不得不長時間久坐,比如乘坐長途飛機,特殊人群可以在乘機前找專業醫生評估,看看是否需要服用一些小劑量的抗凝藥物,來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來源:羊城晚報
天水某幼兒園鉛中毒事件,“毒源”是不是食物?
深挖 | “寡姐”成為全球票房最高演員,憑什么?
焦慮孩子身高的家長們,不要錯過最佳生長期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