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曉偉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在批駁“明亡清興說”之前,筆者先批駁一下新紅學(xué)(曹學(xué))口中的“索隱派”。
自從《紅樓夢》的研究成了一門學(xué)問之后,曹學(xué)家們非得把自己標(biāo)榜為“考證派”,把其他研究者標(biāo)為“索隱派”,以為自己的研究方法與眾不同,很科學(xué),是“新紅學(xué)”,其實(shí)不然,新紅學(xué)(曹學(xué))本質(zhì)上也是索隱派!
請看曹學(xué)家編制的《紅樓夢大辭典》對“索隱派”的定義:“這一派著作的主要篇幅用于探尋《紅樓夢》隱去的“本事”和“微言大又”,實(shí)則是作者從主觀臆想出發(fā),把一些從歷史著作、野史雜記、文人詩詞或隨筆傳聞中搜集到的材料,與《紅樓夢》里的人物、事件互相比附、印證,并從而去評論《紅樓夢》的意義和價值。”
按此定義,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曹學(xué)的“曹賈互證”恰恰是曹學(xué)家從主觀臆斷出發(fā),將《紅樓夢》中的事和江寧織造曹家的事互相比附、印證,據(jù)此認(rèn)為賈府是曹家。所以新紅學(xué)(曹學(xué))本質(zhì)上也是索隱派,其研究方法并不見得有多高明和科學(xué),至今仍在曹家溝打轉(zhuǎn)便是明證!
按好事者分類,據(jù)說索隱派有“明珠家事說”“清世祖與董鄂妃情史說”“明亡清興說”等等流派,現(xiàn)在又多了個以胡適為代表的“曹寅家世說”。
甚至就連筆者也被扣上了一頂帽子。有人就認(rèn)為筆者也是“索隱派”。
筆者認(rèn)為,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把《紅樓夢》研究得通的就是好學(xué)問,雖然很討厭被他人扣上“索隱派”的帽子,這里為標(biāo)示與其他流派不同,姑且以“大清國史書說”(或“清宮說”)自居。
也就是說,筆者認(rèn)為《紅樓夢》并不是小說,而是大清國史書,寫的是清宮里的秘史。
最近,筆者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luò)水軍大肆炒作“明亡清興說”,甚至下了血本,以此蠱惑不明真相的群眾,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這是極其不正常的。
如果《紅樓夢》寫的真是“明亡清興說”的話,那么慈禧太后也不會傻到把《紅樓夢》壁畫繪制在長春宮了。另外,書中的“傻大姐”實(shí)際上是乾隆皇帝生母的渾名,所以乾隆皇帝絕對不會放過明朝遺民。
現(xiàn)在筆者從專業(yè)的角度,用大量不可辯駁的鐵證證明“明亡清興說”和《紅樓夢》沒有任何關(guān)系!
“明亡清興說”最早可能來源于1917年蔡元培的《石頭記索隱》:“《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鄧狂言的《紅樓夢釋真》也認(rèn)為《紅樓夢》乃一部“明清興亡史”,其原作者為明遺民,曹雪芹只是個改訂者,書中寄寓著“河山破碎之感,祖國沉淪之痛”。
其實(shí),蔡元培和鄧狂言的觀點(diǎn)是錯誤的。
這里,筆者先批駁“明亡清興說”幾個常見的觀點(diǎn)。
比如說“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這句詩被認(rèn)為“朱樓”是指明朝(朱姓皇室),“水國”是指清朝(滿族屬水德)。
實(shí)際上,《紅樓夢》是一部“大清國史書”,寫的是清朝皇家之事。這里的“朱樓”是指紅樓——紫禁城,也就是賈府。“今宵水國吟”的“水國”則是指大觀園(諸釵當(dāng)時是在大觀園里吟詩)。這個大觀園就是現(xiàn)在的圓明園。眾所周知,圓明園遍地都是湖泊,所以稱為“水國”。
現(xiàn)在大家看看,“大清國史書說”(或“清宮說”)是不是已將“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這句詩解釋得非常完美。
我們再來看《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中,賈寶玉說:“……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與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況且這兩種人自堯舜時便為中華之患,晉唐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們有福,生在當(dāng)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
“明清興亡史”認(rèn)為清朝不可能以“大舜之正裔”自居。
實(shí)際上,雍正帝《大義覺迷錄》:“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于圣德乎。”
雍正帝以舜和周文王自比,認(rèn)同自己也是中國人,承認(rèn)清朝是“中華統(tǒng)緒”,以此來駁斥當(dāng)時一些反清人士提出的“華夷之辨”。
現(xiàn)在,筆者正式用大量無可辯駁的鐵證證明《紅樓夢》和“明亡清興說”無關(guān)!由于論文篇幅巨大,這里筆者就不再詳述,相關(guān)文章見文后鏈接或大家自行搜索“賴曉偉評點(diǎn)紅樓夢”。
第一、《紅樓夢》的“紅樓”二字是指紅色城樓——紫禁城,《石頭記》的“石頭”二字以及“通靈寶玉”均是指傳國玉璽。歷朝歷代甚至皇家內(nèi)部為了爭奪傳國玉璽,導(dǎo)致“白骨如山忘姓氏”(如清朝的九子奪嫡事件)。
大觀園是指建于1707年(雍正朝)之后的圓明園。可見在時間上,《紅樓夢》和“明亡清興說”無關(guān)!
并且,“大觀園”之名出自乾隆對圓明園的御題。據(jù)《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八十《圓明園一》記載:“清暉閣北壁懸《圓明園全圖》。乾隆二年,命畫院郎世寧、唐岱、孫祜、沈源、張萬邦、丁觀鵬恭繪。御題‘大觀’二字。”
《紅樓夢》第十七回文本實(shí)證,書中的瀟湘館是指圓明園的“竹子院”(即天然圖畫);杏花村是指圓明園的“杏花春館”;武陵源是指圓明園的“武陵春色”,等等。
第二、下面這張圖無可辯駁地證明《紅樓夢》中的人物原型均是清朝宮廷人物,并且完美解釋了他們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像鐵一樣地證明《紅樓夢》既和“南京織造曹家”無關(guān),也和“明亡清興說”無關(guān)。
第三、《紅樓夢》寫的是清朝的宮闈秘史,諸如孝莊下嫁、順治出家、雍正暴死、乾隆身世、太子胤礽被魘咒、康熙逼婚蘇麻喇姑等等,和“明亡清興說”無關(guān),具體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第四、大量的鐵證可以證明《紅樓夢》寫于乾隆朝,更精準(zhǔn)的時間甚至可定位于1746年之后,和“明亡清興說”無關(guān)。
如(1)探春、迎春、湘妃、寶珠、楊妃、嫣紅、文杏等人的名字,出自乾隆帝御制詩《題鄒一桂〈百花卷〉》,而鄒一桂《百花卷》畫于1745年。
(2)“玉在匱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這首詩中,經(jīng)考證“林黛玉”和“薛寶釵”其實(shí)是兩枚“乾隆二十五寶”的化身,而“乾隆二十五寶”是乾隆皇帝在1746年核定的。
(3)《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完工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十四日,意味著《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時間再次指向1746年!
(4)馮寧先生還發(fā)現(xiàn),《紅樓夢》書中的賈璜、賈璉、王成、琪官、水溶、永琮等人的名字,來自于乾隆皇帝的兒子永璜、永璉、永珹、永琪、永瑢、永琮等人的名字。而永琮生于1746年5月27日,表明《紅樓夢》成書于1746年5月27日之后。
以上均基于事實(shí)和大量的鐵證,并且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更多證據(jù)詳見《賴曉偉評點(diǎn)紅樓夢》和《賴曉偉重評石頭記》。希望廣大紅樓夢迷不要再被“明亡清興說”蠱惑。
作者簡介:賴曉偉,青田人,致力于前沿紅學(xué)的研究,著有《賴曉偉評點(diǎn)紅樓夢》和《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