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阪世博會開幕以來,中國館為大家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7月8日至10日,中國館迎來“陜西時間”。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陜西活動周舉行“三秦風物志”非遺展演,用藝術架起溝通橋梁,將陜西的剪紙、繪畫、羌編、繡活、社火臉譜等精彩技藝呈現給各國游客,展示陜西的歷史底蘊、豐饒物產和創新活力,促進中外企業開展互利共贏合作。
用剪刀在紅紙上舞動千變萬化
陜北剪紙在大阪世博會綻放獨特魅力
在“三秦風物志”非遺展演區域,喬玉梅的剪紙展演區域總是圍滿游客。剪刀與紙張的相遇,讓傳統民俗文化跨越時空,在大阪世博會綻放獨特魅力,這些精致剪紙無不讓人感受到東方文化的深邃與溫度。
今年75歲的喬玉梅是陜北剪紙非遺傳承人,從8歲起就開始接觸剪紙藝術。她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此次有幸能帶著作品和技藝來到大阪世博會,她非常自豪。
陜北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代的祭祀儀式到現代節日慶典,剪紙始終貫穿于當地人們的生活之中,不僅承載著黃土高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見證了當地民俗風情的演進。
喬玉梅介紹,陜北剪紙的特點是造型簡潔、線條流暢、寓意深遠,剪紙藝人們用一把小剪刀,就能在紅紙上舞動出千變萬化的圖案, 既有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也有寓意吉祥的人物故事。
此次參加世博會,喬玉梅帶來了一套精心剪制的十二生肖系列剪紙,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的關注。“選擇這個主題不僅能將陜西的非遺技藝展現給世界觀眾,還可以向大家宣傳我們的生肖文化,我在展會現場制作了一些小型剪紙作品送給來參觀的游客,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我們的傳統藝術點贊!”
三次與世博會結緣
能成為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播者感到榮幸和自豪
7月9日,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內,陜西社火臉譜繪制技藝非遺傳承人薛亞兵正在繪制一款馬勺臉譜,引來游客的好奇圍觀,薛亞兵則通過翻譯向游客耐心講解這項獨具魅力的陜西非遺。
薛亞兵介紹,陜西社火馬勺臉譜是以古老大型社火游演扮相的藍本進行構圖,運用夸張的手法描畫五官的部位和膚色,勾畫涂色時注重眉、眼、嘴的裝飾,進而突出表現各類人物的特點,強調色彩對比,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充分顯示出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智慧。
“馬勺臉譜繪制技藝是通過手工制作木質馬勺面具并進行彩繪的方式完成的,技藝要求細膩且有很高的藝術性,涉及到木雕、繪畫、涂裝等多個步驟。”薛亞兵說,這既是民俗知識與工藝美術觀念相碰撞的結果,也是“活態”民俗與“靜態”審美的結合。
薛亞兵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這是他第三次與世博會結緣,此前還帶著這項陜西非遺技藝參加過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
在社火臉譜的展示區,記者看到了許多繪制著臉譜圖案的茶杯、餐具、鏡子和掛飾。薛亞兵介紹,這次帶著來自陜西社火臉譜繪制技藝參加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陜西活動周,可以看到陜西的非遺是很受大家歡迎的,尤其是各種文創產品有著極高的關注度。我希望能通過文創產品的形式將陜西的非遺文化推介給世界友人。同時,能成為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播者,我也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
華商報大風新聞特派日本大阪記者 白仲夏 編輯 李婧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 029-8888 0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