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加強對中國的打壓與技術封鎖,我國自2024年開始,對稀土、稀有金屬和礦產資源的管理,開始逐漸收緊,尤其是對美國采取限供措施。
然而,就在我稀土法規日益完善之際,美國卻突然自曝內幕,稱在過去一段時間當中成功繞開了監管,利用部分中企的逐利心態,獲得了限供的稀土,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外界關注。
美國2家稀土企業負責人接受英國路透社采訪時表示,盡管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在稀土領域對美國采取了限供措施,但美方在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的時間里,仍然利用第三國獲得了3834噸中國生產的氧化銻。
按照我國2024年的規定,目前銻礦以及加工物是被管控出口的,尤其是針對美國,顯然在管控期間,美國仍然能獲得近4000噸的氧化銻,這肯定是我們內部出現了問題。
果不其然,美國稀土企業“gallantmetals”總裁帕克在采訪中就表示,他能搞到這些稀有金屬,確實是得益于一些中國企業的“暗中幫助”,正因為限供導致全球稀土價格飆升,所以讓這些企業為了利益鋌而走險。
而這些企業為了規避監管,將本應屬于稀有金屬的銻礦,打著鐵礦、鋅礦等常規金屬的幌子報關,并且是運往東南亞或者拉美國家,這樣就能減少被查的風險。
在運到第三國后,這些企業再利用當地的子公司,完成從第三國向美國的運輸過程,從而在部分我國企業的幫助下,完成稀土進口。
作為我國企業,明知國家禁令,卻仍然對外違法提供稀土資源,這顯示出面對國際新形勢,一些企業為了利益,仍然抱有“以總量換營收”的粗放型稀土開發觀念,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及國家利益,應予以嚴懲追責。
與此同時,我國也在繼續加強稀土的監管力度,比如7月1日剛剛出臺了新的《礦產資源法》,加強礦產資源走私的懲治力度,而現在盡管恢復了對美供應,但每一筆涉及礦產的對美出口,都需要進行審查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美國在今年頭4個月,仍然能進口我國稀有金屬,但從5月份開始,這一情況就得到了有效遏制,這主要因為在5月份,我國針對稀有金屬走私舉行了多部門的聯合會議,進一步加強打擊力度。
隨著法規與監管的完善,下一步有必要嚴懲吃里扒外企業,懲處唯利是圖商人,堵住稀土流失缺口,進一步維護國家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