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點一到,超市發科學城店東側的“中關村茶點”玻璃門準時推開,濃郁的黃油香氣頓時彌漫開來。排在首位的陳女士快步走向柜臺,對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售貨員說:“要一袋黃油餅干,一袋蘋果派!”不到半小時,貨架上半數商品已售罄。
后廚師傅們專心制作點心的身影
與前廳顧客們翹首以盼的目光
共同交織成
這家68歲老店遷址滿月
最動人的畫面
老味道新氣象
“在老店買了幾十年都很少排隊,現在天天排長龍,這新址真是選對了!”店門外,剛從超市采購完的劉阿姨提著購物袋,對老伴感慨道。
中關村茶點經理殷京生介紹,新址開業一個月來客流量顯著增加,蝴蝶酥等招牌產品每日需補貨三次。為滿足顧客需求,店鋪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6點,還招了一名學徒協助生產。
“我們堅持手工制作,連烤盤都是幾十年前的老物件?!币缶┥f。這份對傳統的堅守,讓不同年齡段的顧客在這里找到了共鳴。
00后大學生小林特地來品嘗錢三強院士最愛的蘋果派,咬下一口后連連稱贊:“口感細膩香甜,秒殺網紅面包?!?3歲的物理所退休研究員吳爺爺每周必來買奶油卷,他告訴記者:“和60年前在‘特樓’分給同事們時一個味兒,包裝變了,這口老味道可一點沒變?!?/p>
中關村茶點
已成為中關村科學城
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今年5月,中關村街道推出“中關村街巷文化集章活動”,將這家承載著科學記憶的老店列為科學文化路線的重要打卡點。特制的“中關村茶點”套色印章以細膩的版畫工藝,生動再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生活場景。
活動開展一個多月來,吸引了一千余名居民前來打卡。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說:“蓋完章順便買袋點心,再給孩子講講科學家的故事,既有趣又有意義?!?/p>
“科學家副食店”&“科學家點心鋪”
中關村茶點新址與超市發科學城店
僅一墻之隔
形成獨特的“懷舊商業生態”
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增慶表示:“超市發科學城店的前身是中科院專家副食店,與中關村茶點同屬‘科學家的生活配套’。我們通過優化空間布局,讓顧客可以一站式采購生活用品和特色點心,既傳承歷史,又提升了社區服務品質?!?/p>
如今,這經典的“副食+茶點”組合重煥活力。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專程前來購買點心的顧客常常會順帶在超市采購日用品,而來超市采購的居民,也樂于捎上一包新鮮出爐的點心。這種雙向流動,為兩家店鋪都帶來了更旺的人氣。
后廚里,18歲的學徒小朱正在認真學習制作蘋果派,這款錢三強最愛的點心如今有了新一代的傳承者。柜臺上的電子支付標識,悄然訴說著傳統與時代的交融。這座由郭沫若先生倡議創辦、曾為幾代科學家提供美味慰藉的西點鋪,在中關村續寫著新的甜蜜故事。
記者:李平
編輯:關鎵萍
推薦 · 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