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7月1日,美、日、澳、印四國,再次在華盛頓舉行外長對話。
雖說四個國家各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在針對中國稀土管制這件事上,竟達成了共識,正式成立了“印太稀土聯盟”。
就在這一聯盟成立之際,中方做出了29年以來從未有過的重大決定!
一、美日澳印抱團,印太稀土聯盟來勢洶洶
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華盛頓可謂是熱鬧非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在此召開。
在這場會議上,美國宣布與日印澳啟動關鍵礦產倡議,“印太稀土聯盟”正式成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之前就透露過,會議會再次強調這四個國家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共同立場。
其中,加強經濟安全、提升集體應對風險的能力,還有確保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多元,都是會議上的重要話題。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會議中強調,不只要保障礦產原材料供應,還要注重“處理和冶煉能力”的建設。
這話的意思就是四個國家打算一起出錢,投到礦產資源的深加工和技術創新上,想打造一條全新的稀土產業鏈,不再依賴中國。
美國這么推動四國合作,心思其實很明顯,就是想繞開中國,建一套新的供應鏈體系。
這樣自己和盟友在高科技領域,就不用擔心被卡脖子了。
澳大利亞本來就是全球主要的礦產出口國,稀土儲量特別豐富。
加入這個聯盟,相當于又把自己的資源優勢利用起來,能進一步擴大在全球稀土市場的話語權。
印度的情況也類似,礦產資源儲備不少。
這些年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一直想成為“印太戰略”里的關鍵一環。
參與這個聯盟,既能獲得資源保障,又能通過技術轉讓推動本國冶煉產業升級,在區域和全球大國競爭中顯得更主動。
日本作為科技和制造領域的強國,那些精密制造業特別需要穩定的高品質原材料。
加入聯盟,就能讓稀土供應更穩定。
這么看,四個國家好像在資源和產業鏈上各有各的優勢,能互補,似乎為建一套多元的、不依賴中國的礦產供應鏈打下了基礎。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二、四個國家各懷心思,聯盟內部矛盾重重
表面上看,“印太稀土聯盟”來勢洶洶,但實際上這聯盟內部問題不少,就像一盤散沙。
先說印度。
印度的稀土儲量排在世界第三,之前還大張旗鼓地宣布要投入350億盧比,啟動本土稀土開發項目。
口號喊得那叫一個響亮,但真到了行動的時候卻十分遲緩。
稀土產業從開采到加工,是一條特別復雜的產業鏈。
印度在把稀土二次加工成能出口的成品這一關鍵環節上,技術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再看日本。
日本宣稱要開采海底稀土,想法聽起來挺厲害、挺高大上的。
但現實可沒那么美好,海底開采本來就面臨很多技術難題,成本高得嚇人,而且還會在環保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壓力。
就算日本把這些困難都克服了,后續二次加工的成本也是高得離譜,就連它的合作對象美國,恐怕都承受不起。
還有美國。
權威機構預測,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至少得花十年時間。
這十年里,美國的高科技產業難道要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嗎?
而且,美國國內對政府的一些政策,反對的聲音也不少。
就在“稀土聯盟”達成的當天,美國20個州的總檢察長就聯合,在加州北區聯邦法院發起訴訟。
要求認定特朗普“分享醫保數據”的舉動是違法行為。
內部矛盾如此激烈,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稀土聯盟的建設中呢?
另外,聯盟內部各國之間的關系也挺微妙的。
在美日澳印這四個國家里,美日澳是盟友關系,可印度就顯得有點孤立了。
印度做事一向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俄烏沖突中印度兩頭獲利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在這個聯盟里,印度很可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跟其他國家產生分歧,甚至有可能趁機敲特朗普政府的竹杠。
這樣一個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聯盟,想要在稀土領域對中國形成有效的圍堵,簡直是癡人說夢。
三、中方重磅出擊,29年重大決定影響深遠
就在“印太稀土聯盟”成立,想對中國稀土產業進行圍堵之時,中方做出了一個29年來的重大決定: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實施。
“這次修改是礦產資源法時隔29年后的首次大修,是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
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將“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首次列為立法目的,還列出了戰略性礦產資源目錄。
這一舉措表明,中國礦產相關產業將進行全面戰略轉型,從單純的資源開發轉為戰略資源保障。
中國的優勢可不只是稀土資源儲量多,更在于這幾十年攢下的完整產業鏈閉環,從開采到深加工的技術整合能力,其他國家想追都難。
這次法律修訂,就是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給出的有力回應。
能讓礦產資源管理更加規范,推動礦業朝著綠色、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更好地保障國家的資源安全。
其實在這之前,中方曾警告全世界“不得用中國的利益,與美國進行交易,否則后果自負”。
就比如說印尼,他們的貿易部長主動提出要跟美國合作開發鎳礦項目。
要知道,鎳也是關鍵礦產資源,全球四分之三的鎳產能都掌握在中國手里。
印尼的鎳礦產業能發展起來,離不開中企提供的高壓酸浸技術,還有那幾百億美元的資金投入。
印尼倒好,想拿著中國的技術紅利去幫美國解決戰略難題,中方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勢必會采取措施進行敲打。
結語
說到底,稀土領域的博弈本質上就是國家間,在高科技產業、戰略資源掌控力等方面的競爭。
“印太稀土聯盟”的成立,雖然給中國稀土產業帶來了一定的外部壓力。
但中國憑借自身豐富的資源儲備、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技術實力,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應對。
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這個“印太稀土聯盟”,還能翻出什么花樣!
參考資料:
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5-06-30 人民網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今起實施 將帶來哪些改變?
2025-07-01 央視新聞
美日印澳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確保供應鏈安全和多元化
2025-07-02 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