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偽史論大V賬號該不該封?這賬得這么算!
最近抖音、微信上那些鼓吹“西方歷史全是假的”的大V們被一鍋端了,網上炸開了鍋。有人罵平臺“搞文化專制”,有人哭喊“以后民族自豪感往哪找”,但更多人拍手叫好——畢竟這些賬號天天用“震驚體”忽悠人,連小學生都開始懷疑課本了。今天咱們就來掰扯掰扯:封這些賬號到底該不該?
一、先看他們干了啥——歷史不是盲盒,別瞎拆!
這些大V的騷操作,簡直堪稱“歷史版拼多多砍一刀”:
- 蒸汽機是鄭和發明的:說鄭和寶船裝著蒸汽機,清朝毀了圖紙送給老外,結果考古連個螺絲釘都沒挖出來。
- 金字塔是水泥澆的:硬說古埃及人沒那技術,現代工程師用混凝土一澆就完事,全然不顧4500年風吹雨打還立在那兒。
- 愛因斯坦抄襲《永樂大典》:把相對論說成是明朝黑科技外流,連牛頓被蘋果砸都成了“抄襲中國老祖宗”。
最絕的是某大V直播賣“國學能量手串”,998元一串還賣斷貨,美其名曰“用鄭和磁場防偽史”——這哪是科普?分明是智商稅+流量收割一條龍!
二、封號冤不冤?看看這三條致命傷
- 造謠傳謠,法律明牌打臉
-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白紙黑字寫著:造謠生事、煽動對立必須封號。這些大V把埃及金字塔說成“上周剛蓋的”,把三星堆青銅器說成“義烏小商品”,明顯違反第6條“不得擾亂社會秩序”。國家網信辦2025年專項治理,專治這種“工業反智流水線”。
- 禍害青少年,比游戲還上癮
- 15歲學生聽信“西方科學全靠抄襲”,考試寫“牛頓定律是中國人發明的”;家長投訴“孩子寧可刷偽史視頻也不背歷史書”。這些賬號用“五毛特效”包裝陰謀論,比游戲成癮更可怕——毀的是下一代的腦子
- 境外勢力操盤,文化戰新套路
- 有證據顯示,某些賬號背后是境外反華勢力,專挑“中國威脅論”痛點下藥。他們一邊吹捧“西方文明造假”,一邊暗示“中國早該統治世界”,妥妥的認知戰病毒。封號不是“限制言論”,而是拆炸彈
三、反對封號?別拿“自由”當遮羞布!
總有人喊“言論自由”,但自由不是皇帝的新衣:
- 自由≠胡說八道:你可以在家對著空氣罵街,但不能開直播忽悠10萬人。
- 自由≠傷害他人:造謠“敦煌文獻是偽造”直接損害國家文化安全,這鍋誰背?
- 自由≠縱容犯罪:賣“偽史課”年入百萬,涉嫌詐騙;偽造歷史影像,觸犯《刑法》。
就像網友說的:“如果罵人不算違法,那為啥要抓造謠的?”
四、封號只是第一步,治本得靠這三招
- 教育系統補課
- 中學歷史課別光讓學生背“四大發明”,得教碳14測年、碑銘互證。浙江大學用激光掃描驗證金字塔年代,這才是該追的“星”。
- 平臺責任到位
- 抖音算法不能只看流量,得給偽史內容打“腦殘警告”。就像淘寶給假貨標“此商品經鑒定為義烏高仿”,讓用戶明明白白上當。
- 全民科普反擊
- 博物館搞直播拆文物,考古專家開抖音打假。故宮和盧浮宮合辦特展,用X光互證真偽——科學打臉,比封號痛快一百倍
結語:歷史不是抖音特效,是考古鏟下的泥土
封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把歷史當“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年輕人不再被“震驚體”忽悠,愿意去博物館看真文物、讀正經史書時,才是偽史論的末日。記?。?strong>真正的文化自信,從不在鍵盤上罵街,而在腳下這片土地挖出的每一片陶片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