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0日訊(編輯 趙昊)周三(7月9日)美股早盤,英偉達股價一度漲近2.8%至164.42美元,總市值短暫突破4萬億美元(約合28.7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一家達到這一里程碑的公司。
英偉達股價日內表現
截至發稿,英偉達漲幅收窄至2%附近,市值回到了4萬億下方。年初至今,英偉達累漲超21%。在此之前,該股分別在2023年和2024年錄得239%和171%的年度漲幅。
英偉達股價月線圖
受DeepSeek引發支出擔憂、特朗普關稅打壓風險情緒等因素影響,英偉達股價在年初一度陷入低迷,4月時跌至86.61美元,但在之后出現了驚人的反彈——已較年內低位累計回升了近90%。
分析認為,英偉達突破4萬億標志著這家芯片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本輪上漲的核心動力來自其最大客戶對人工智能支出的持續承諾,顯示其產品需求依然強勁。
有統計顯示,微軟、Meta、亞馬遜、Alphabet預計將在未來每個財年投入約3500億美元資本支出,高于本財年的3100億美元——這四家公司的支出占據了英偉達超過40%的收入。
Zacks投資管理公司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表示,英偉達的產品是AI邁向下一階段不可或缺的一環,4月低位后市場重新聚焦于這家公司,“毋庸置疑,這90天的表現相當出色。”
進入5月,市場風險偏好回暖加之英偉達主要客戶的財報顯示投資意愿不減,投資者重返AI賽道。5月底,英偉達的業績報告再次確認其在AI產業中的統治地位,黃仁勛的言論更是增強了市場信心。
Mahoney資產管理公司總裁Ken Mahoney認為,英偉達下一輪上漲的潛在催化劑是即將到來的財報季,“關鍵看這家公司是否會繼續‘超預期業績+上調指引’的慣例。”
Mahoney還指出,目前英偉達的估值仍低于過去十年平均水平,這意味著股價“仍有上升空間”。目前該股的遠期市盈率約為33倍。“如果你把增速考慮進去,這個估值并不算太貴?!?/p>
華爾街也長期看好英偉達。近日,美國投行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將英偉達目標價從175美元上調至250美元——這一水平相當于約6萬億美元的市值。
目前,市值能與英偉達媲美的公司屈指可數,最接近的微軟略超3.7萬億美元,蘋果為3.1萬億美元。日內,微軟股價突破每股500美元,最高報506.78美元,也創下歷史新高。
2022年初時,蘋果歷史性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時,英偉達市值僅為7500億美元。直到2023年中,蘋果才首次在收盤時站穩3萬億關口,而英偉達當時才剛剛突破1萬億美元。
UBS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Brian Buetel表示,蘋果自觸頂后基本橫盤,這反映出即便是“寵兒股”也可能失寵。
Buetel稱,投資者往往容易愛上幾只股票,行情好時皆大歡喜,但當動量熄火時,特別是這類指數權重股,其波動將成為真正的風險來源。
英偉達的主要大客戶亞馬遜和Alphabet的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Meta在1.85萬億美元附近。英偉達的潛在對手博通接近1.3萬億美元,英偉達供應商臺積電約1.2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