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2年以前的常規航母是“小甜甜”的話,那么現在它對中國軍迷來說,就有點像“牛夫人”了。
以前的小甜甜可望而不可及,但凡中國能有一艘,可以打破海軍沒有航母的尷尬,都足以讓中國軍迷連開三天三夜的香檳慶祝。
但現在航母數量有一有二還有三以后,軍迷的胃口標準也就水漲船高。
(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
很多人甚至還覺得,常規動力航母就是不如核動力航母威猛霸氣側漏,他們想不明白,中國接連造了兩艘都是常規動力,為什么不造核動力航母,核動力航母“才是男人的浪漫”,是下一個海軍的“真命天女”。
但其實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根本就并不沖突,美國海軍就用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教會了中國現實的一課。
(美軍核航母)
核常兼備才是硬道理
美國人的經驗啟示很簡單,那就是制造航母這件事情完全可以常規動力和核動力同時生產,做到核常兼備兩不誤。
要知道,1950年“長崎速逝”剛剛過了五年的時候,美國就有了生產核動力航母的計劃。
而到了1960年的時候,他們還真的成功造出了全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
(企業號航母)
這并不是美國海軍第一艘名字叫企業號的航母,二戰時期還有一位同名的老前輩,曾創下了擊沉敵艦71艘,擊落敵機911架的光輝戰績,被譽為整個美國海軍的驕傲。
用如此驕傲的光榮戰艦之名來命名這艘新航母,足以看出美國海軍對于企業號和核動力航母的重視。
按照傳統的思路來看,美國海軍既然如此重視核動力和企業號,那就應該在企業號下水以后,大興土木,給她生產更多的姐妹艦,讓她不再形單影只。
(企業號航母)
而事實上,美國海軍確實這么做了,只不過生產的卻是小鷹號常規動力航母,而不是核動力航母。
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的核動力航母還是一個新鮮玩意兒,有很多相關的性能參數技術不夠成熟,貿然生產太多的核動力航母,如果因為技術原因而趴窩,不僅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浪費,甚至還會因為核材料的污染性而禍害無窮。
所以,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一定會存在一定的實驗性質,為今后的核動力航母奠定基礎。
(企業號航母)
在這種情況下,核動力航母的國防任務就必須由常規動力航母分擔,這樣核動力航母才能更好地發揮實驗平臺作用,以滿足美國精進技術方面的要求。
同時生產常規動力航母,也能更好地將其與核動力航母進行比較參考。常規動力航母由于技術成熟,可隨時部署,積累的大量經驗也可以反哺核動力航母。
(小鷹級航母)
加上核動力航母的造價極其昂貴,在上馬初期,很難滿足美國的軍艦數量需求。
而常規動力航母的超高性價比就能夠在此時派上用場,能夠隨時作為核動力航母的替補出征,維持部隊的規模數量。
同時,不同類型的航母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和戰略需求進行靈活調配相互補充,形成更加完善的作戰體系,以滿足美國海軍航母艦隊全球部署的作戰需求。
(小鷹級航母)
欲速則不達
正因為美國海軍留下了如此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中國在核動力航母上才沒有過于激進地上馬,反而不斷地建造常規動力航母,為國產航母的星辰大海之路,不斷地添磚加瓦。
從技術層面來說,中國在制造核動力航母方面已經不存在任何挑戰難度。
核動力航母最緊要的反應堆小型化,目前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布局已經領先全球。
尤其是中國開發的金屬核反應堆技術,在核反應利用效率方面甚至超過了傳統的壓水型核反應堆技術,如果一旦在核動力航母上使用,領先程度可能要突破全人類的想象。
但理論和實踐永遠都是兩件事情,中國至今都沒有生產制造核動力航母的經驗,在反應堆大小,空間布局,能源利用效率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未知數。
如果在核動力航母上梭哈的話,那么很有可能就像法國的戴高樂航母一樣(戴高樂航母直接使用了核潛艇反應堆,結果輸出效率和速度還不如常規航母),即使在其他環節已經做到了盡善盡美,精益求精,但最關鍵的動力系統方面因為水土不服,結果導致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戴高樂航母)
有了法國海軍的失敗教訓,又看到了美國海軍的成功經驗,那么中國又豈會如此著急忙慌地上馬。
再加上核動力航母的生產流程較長,中國周邊的海防壓力又大,中國必不可能將寶貴的時間全部投入到核動力航母的生產和部署當中,以免誤了周圍的大事。
(戴高樂航母)
暫時沒有需求
而從生產成本和作戰需求進行考慮,中國也確實沒有立馬上馬核動力航母的需求。
很多人不喜歡常規動力航母,是因為常規動力航母啟動較慢,很影響部隊的部署。
同時,核動力航母近乎無限的續航,可以減少對補給線的依賴,加上核動力航母動能強勁,反應堆對空間要求較小,可以騰出更多空間,擁有更多的戰機儲量,以及核反應堆可以迅速調整功率輸出,實現快速加速和減速,能夠進行效率更高的高速機動,更方便戰機的起落。
(核動力航母存在諸多優點)
但以上幾乎所有的優點,全都服務于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遠洋作戰。而如果只考慮近海的作戰需求,核動力航母領先常規動力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而中國海軍雖然已經開始走向了藍水海軍,但目前的作戰需求,依舊更偏向于近海。
僅從這一點來看,在近海的環境,常規動力航母完全可以依托大陸港口的存在,彌補自身不足。
(近海作戰,常規動力航母就足夠了)
而與此同時,由于核動力航母造價高昂(和小鷹級同代的企業號是小鷹的1.125倍),常規動力航母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形成規模優勢,彌補性能不足。
所以,單獨從這一點來看,中國自然也不會忙于推動核動力航母的建設。
不過盡管如此,還是必須承認,核動力航母一定是中國海軍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屆時,中國的核動力航母將震撼整個世界。
參考資料:
1、環球網《現代航母面臨很多“二選一”:大還是小?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
2、人民網《航母,核動力好還是常規動力好?》
3、中國新聞網《核航母是必然趨勢?專家:優勢不如想象中明顯》
#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