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孟子所長,孟子自陳兩大修養功夫——“知言”(明辨言論是非)與“養氣”(涵養精神境界)。
知言為智,孟子將語言視為心志的外顯,通過分析“诐辭、淫辭、邪辭、遁辭”,洞察思想偏蔽(如“偏頗之言顯其認知局限”),此為理性批判的根基。而“浩然之氣”是道德生命的精神化表達,需長期踐履方能成就,二者構成儒家“智德雙修”的工夫體系。
二、“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難言,此氣超越感官經驗,非語言可窮盡。至大至剛,“大”指其無限擴充性,“剛”謂其不可摧折的意志力,如文天祥《正氣歌》中“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直養無害,以正直之道涵養,避免私欲戕害。“塞于天地”并非物理充斥,而是精神與宇宙正氣的共鳴,如張載“民胞物與”的宇宙情懷。
三、“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配義與道,“道”為宇宙法則(天理),“義”為人間正義(人事),二者缺一則氣衰(“餒”)。失道義支撐的氣,如無根之木,虛浮易折。朱熹釋“道為體,義為用”,道是普遍原理,義是具體實踐,二者如血脈貫通。
四、“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集義,通過持續行義積累內在道德(如“日日行善,涓滴成海”)。非義襲而取,反對偶然義舉(如“一時熱血助人”),強調工夫的連續性。孟子借此批告子“義外說”——若義是外在規范(如“行善為求譽”),則氣必餒。王陽明“事上磨練”即承此“集義”精神。
五、“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慊(qiè):心安理得。一旦行為違背良知(如“受賄而偽飾清廉”),氣即萎頓。此句揭示孟子心學內核——氣之盛衰系于內在道德直覺,非外在評價。如陸九淵言“宇宙便是吾心”,心正即氣充。
六、“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必有事焉,時刻保持道德實踐(如“見孤寡必援手”)。勿正,不預設功利目標(如“不為福報而行善”)。心勿忘,持守道德自覺(如曾子“日三省吾身”)。勿助長,反功利主義,拒拔苗式修養。三勿如鼎足——“有事”為根基,“勿忘”為主軸,“勿助”防異化。程頤喻為“種樹之道”:深耕溉育(有事),常照日光(勿忘),不拔其苗(勿助)。
七、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宋人因憂慮禾苗生長緩慢(“閔其苗之不長”),強行拔苗助高(“揠之”),終致禾苗枯死(“苗則槁矣”)。農夫歸家時“芒芒然”(疲憊而茫然),自稱“病矣”(精疲力竭),卻以為“助苗長矣”,其子驗田后目睹慘狀。
禾苗生長需依賴根系吸收養分、遵循時序,拔苗行為破壞了其自然生命周期。孟子借此強調:萬物發展需依循內在規律(如四時更替、草木榮枯);人可“耘苗”(除草施肥)提供輔助,但不可代行生長。
孟子以禾苗喻“氣”,指出其修養需“配義與道”,以道義為根基,如土壤滋養禾苗;還要“集義所生”,通過持續行義積累能量(“耘苗”),非靠偶然義舉(“義襲而取”)。若強行催生(如宋人),則氣失其本,終致“餒”(萎靡不振)。
在教育領域,拒“神童焦慮”,當重“根系培育”。超前學習、題海戰術,導致兒童身心耗竭,如枯槁之苗;尊重認知規律,以探索興趣替代填鴨灌輸。我們總是在孩子身上付出太多。
前天讀了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
其一以方塘清澈因“活水”注入,暗喻心智需持續輸入新知(如讀書、實踐),方能如明鏡映照萬物(“天光云影”)。此即“集義養氣”的正面實踐——拒絕僵化,以活水滋養靈性。其二寫江潮漲起后巨艦自在航行,揭示量變到質變的必然,前期積累(如“春水”)成熟時,難題自解。對比揠苗者“枉費推移力”,此句點破靜待時機、厚積薄發的智慧。
揠苗者強求速成,是切斷生命根系;朱熹的“活水”與“春水”,則強調內在積累的不可替代性:兒童成長若如“填鴨式”催逼(揠苗),必致心靈枯槁;若提供“活水”(如探索興趣),則心智澄明如鑒。個體突破困局(巨艦滯澀),非賴蠻力而賴沉淀(春水漸盈)。恰如孟子“集義所生”的浩然之氣,皆在時間中自然充盈。
我們總是渴望掌控時間,卻常敗給時間。宋人的悲劇不在懶惰,而在“勤而無智”——以身體的疲憊掩蓋思想的怠惰。真正的智慧,是如農人般知曉:晴耕雨讀,自有四時(尊重規律);鋤頭不輟,不憂豐歉(盡力耕耘);苗長一寸,心寬一尺(拒斥焦慮)。當教育者學會等待、當奮斗者懂得呼吸、當治理者敬畏規律,“揠苗”之愚便化為“耘苗”之明——此謂“浩然之氣”在當代最樸素的落地。
孟子之“氣”非虛玄概念,而是在日用常行中“集義成身”的生命實踐。從文天祥就義前“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凜然,到現代公民“微小善意”的堅守——皆是對“至大至剛”的樸素回應:當個體以道義為血脈,精神自能沖破形骸,在天地間確立人的標高。
好,到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