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藝術,一門技能,沒有經過任何學習,就能寫好?這個不太現實,就是經過學習,沒幾年功夫都不敢說寫的很好,否則書法家還不得遍地都是?
但是可以肯定,寫書法和自身的天賦有關,如果他身邊有書法寫得好的,對其影響很大,比如家族里有書法高人等,那么,看著他沒怎么學習,但是他已經接受了熏陶,所以上手特別快,這也是有可能的。
在書法長河中,草書韻味獨特且難度高,受眾多愛好者追捧。近日筆者遇一書法作品,四字深邃神秘。向 428 位朋友求證,多數人能認出 “永”“毅” 二字,其余兩字如迷宮,眾人嘆為 “狂草” 典范,非專業書法家難窺全貌。
筆者斗膽請教書法界前輩專家,后兩字筆畫交錯卻不失章法,或正是 “意在筆先,趣在法外” 的體現。
這幅書法作品,首字觀形若龍騰于空,筆勢雄渾且靈動。起筆墨濃如烏云壓頂,隨后筆鋒一轉流暢自然,似山間清泉,盡顯書法家控筆功底與對字形的深刻理解。字結構緊湊,部件獨立又和諧統一,透著平衡之美,蘊含天地哲理。
次字溫婉含蓄,與首字磅礴對比鮮明。筆畫細膩如春風拂面,形態如溫婉女子輕移蓮步。每筆皆顯書家匠心,柔中帶剛,似在低語細膩故事,讓人心生漣漪 。
第三個字符筆畫粗放有力,結構開闊、氣勢磅礴,似能窺見書家揮毫時的豪邁不羈。如未馴野馬在宣紙奔騰,展生命力量與自由精神,是整幅作品最奪目處。
第四個字平和深邃,筆畫流暢自然、不事雕琢,有超凡脫俗氣質。像歷經滄桑后歸于平淡寧靜的智者,形態簡潔富內涵,筆畫含書家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觀此字能聽歲月低語,感受超然寧靜和諧,為作品畫完美句號,讓人回味書法藝術魅力 。
我們明白,書法魅力不僅在其外在形態,更在內在神韻。每一筆畫都是書法家情感和智慧的自然流露。因此,我們對這兩個字的奧秘充滿期待,盼通過書法前輩的洞察力獲得其真正內涵與鑒賞。
看到這幅書法想起了朋友的問題:為什么有些沒練過書法的人比練過的人寫字要好看?沒練過書法,那只是給你的表面現象。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是什么意思?他沒練過不說明他沒看過、沒見過。
中國文字發展了幾千年了,哪個朝代都有書法大家,知名的有幾個?不就是我們書法愛好者臨摹的那些人的嗎?這說明了什么?不是一般的人都把書法寫好,都把字寫好的。你所說的他沒練過,那也未必吧!他上學的時候,如小學的時候,這時候都是我們啟蒙學寫字的階段,萬一他遇到的老師是書法愛好者或書法知名人士,老師所在黑板板書的字,就是學生們臨摹的字體,不證明他自小遇到了書法老師,無形之中,就給學生做了寫字的示范,作了字的寫法。你說是不是遇到了書法老師了啊?
再則,媒體特多,書法報刊雜志有多,你沒見他練字,你見過他閱讀過這些書法類報刊雜志了嗎?他是不是無形的增長了寫字技能了。在比如,他家人、他鄰居家,是不是有書法愛好者,他是不是接受過他們的啟蒙和教育。這也是他自學書法的途徑。
書法包含寫字,但寫字不是書法。嚴格意義上講,硬筆書法都不能算作書法。因為硬筆寫字,不能表達線條的變化,而書法,是以線條的變化和墨色的變化而產生的線條美,所以說沒有練習過書法,也能寫一手好字,只能說是字寫的好,(這里只包括硬筆字)不能說是書法。
好了,不再說了,重點一句話,書法無幾年功,是不可能寫好的,上天只照顧那些勤奮努力的人。努力吧!加油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