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儋州“龍門激浪”景觀處,游客以火山海岸為背景拍照。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攝
“沒想到海南西部的海這么美!”7月9日,在儋州市峨蔓鎮“龍門激浪”景觀處,游客林慧慧和朋友以藍天大海為背景,輪流拍照。在她們身后,火山石天然形成的一座拱門如同一個取景框,定格住壯觀的海景和如織的游人。
提到海南的海,和大多數人一樣,林慧慧對三亞、萬寧、陵水等市縣碧波蕩漾、浪白沙凈的海景更為熟悉。出于機緣巧合,此次她和朋友自駕沿著海南環島旅游公路來到儋州,在這里,她們領略到大海粗獷狂野的另一面。“原來大海和火山也能‘玩’到一塊。”林慧慧說。
正如她所說,海水和火山的碰撞是少見的,也是震撼的。紅色的石崖、蔚藍的海水、白色的浪花、翠綠的仙人掌群,組成了儋州峨蔓“火山海岸”這幅獨特的畫卷。當地人介紹,百萬年前火山噴發,巖漿奔流入海,水火交融,形成黑色的淺海礁巖和褐紅的懸崖峭壁,造就了“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火山海岸風光。其中以“龍門激浪”景觀最為有名。
“龍門激浪”是儋州古代“八景”之一。“龍門”是一處自然形成的中空巖洞,高30多米,寬20多米,像高大的拱形城門,因此也曾被稱為“南天第一門”。在暑氣漸盛的夏日,“龍門”像一個天然的涼棚,為往來游客遮蔽烈日。海風穿過“龍門”拂過游人臉龐,讓人不禁感覺身體涼爽,更感到平心靜氣、神清氣爽。
相較于壯觀的“龍門激浪”,不遠處的情人灣風浪較小,在落日余暉下顯得浪漫。港灣內,十余艘漁船靠泊;海邊礁石上,一對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相互依偎的模樣為這處海灣添上幸福的注腳。
人在畫中游,車在景中行。順著海南環島旅游公路繼續西行,昌江段的風光也同樣浪漫。昌江海島7號公路“千尋之夢”旅游景觀打造工程以“海邊的千尋之夢,心中的治愈之旅”為創作理念,由“治愈系”彩虹路、觀景臺、“超治愈”短詩3個部分組成,還串聯起了昌江黎族自治縣沙漁塘社區、棋子灣景區兩大濱海旅游熱門景點。汽車駛過全長1200米的彩虹公路,仿佛置身云端,多巴胺色彩治愈人心。
記者 吳心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