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稅戰無法擊垮中國時,美國終于撕下偽裝,將軍事鐵拳砸向西太平洋。7月10日,美國空軍啟動“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300架戰機與數千兵力集結西太,規模超過冷戰時期的“部隊重返德國”軍演。這場被五角大樓稱為“跨戰區實戰演練”的行動,暴露了美國對華戰略的終極底牌——軍事威懾。
美軍西太軍演:規模空前,直指中國
美國空軍此次演習絕非普通軍事訓練。據《環球時報》報道,演習代號“部隊重返太平洋”,為期兩周,集中近300架戰機和數千名士兵,預算高達5.326億美元,是美國空軍史上規模最大的演習之一。美國《空軍與太空軍雜志》指出,其規模遠超2023年“北方邊緣”演習的150架戰機、2024年“竹鷹”演習的150架戰機,甚至超越2022年“勇敢之盾”演習的200架飛機。
美軍(資料圖)
更值得警惕的是演習內容。美軍將演練“敏捷作戰應用”概念,把戰斗機部隊拆分為小隊分散部署到偏遠地區,以防被“一鍋端”。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施耐德直言,此舉針對“高風險地區”,即臺海、南海等敏感地帶。美國空軍參謀長阿爾文更赤裸裸地表示,演習核心目標就是應對“大規模中美沖突”。
多國聯動:美國拼湊“反華包圍圈”
美國并未滿足于單方面軍演。據《解放軍報》披露,在“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后,7月中旬至8月初,美國還將聯合澳大利亞、英國、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舉行“護身軍刀”演習。參演兵力達4萬人,范圍從印度洋圣誕島延伸至珊瑚海,創下該系列演習之最。
然而,這種“拉幫結派”的策略未必奏效。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秘書韋涅季克托夫6月警告,西方在亞洲的挑釁活動需高度關注。中國外交部數據顯示,中俄近年多次聯手反對美國干涉臺灣問題,俄羅斯對美在日菲軍事部署保持“高度敏感”。歐洲國家如德國、英國更可能“口惠而實不至”,正如《空軍與太空軍雜志》分析,歐洲介入中美沖突的可能性極低。
西太平洋(資料圖)
解放軍的反制:雙航母與經濟反擊
面對美軍步步緊逼,解放軍已展開實質性反制。上個月,山東艦與遼寧艦編隊在西太平洋進行遠海實戰化訓練,完成上千次戰機起降,作戰水平顯著提升。福建艦的海試進程也在加速,中國距離三航母時代僅一步之遙。
經濟領域,中國同樣握有籌碼。作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之一,中國可通過調整關稅政策、強化與東盟等國家的合作,削弱美國經濟影響力。外交學院教授王帆指出,中國始終秉持“不愿打、不怕打”的原則,但若美方突破紅線,解放軍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
美國的戰略焦慮與中國的定力
美軍此番動作背后,是深層的戰略焦慮。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時期,美國對華政策始終搖擺于接觸與對抗之間。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承認,收縮歐洲資源、聚焦亞太是當前優先選項。但現實是,美軍在西太的軍事存在已不足以壓制中國——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全球第一,五代戰機殲-20量產速度遠超預期。
美軍(資料圖)
中國的應對策略清晰而堅定。軍事上,加速推進“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外交上,深化與俄羅斯、東南亞國家的合作;經濟上,以國內大循環抵御外部沖擊。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言:“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結語:西太博弈決定未來格局
300架戰機奔赴西太,既是美國對華施壓的極限試探,也是中國崛起必須跨越的關卡。歷史早已證明,軍事訛詐從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當解放軍艦載機在航母甲板起降、當福建艦駛向深藍,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支軍隊的強大,更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戰略耐心。西太平洋的浪濤終將證明:任何試圖阻擋中國前進的勢力,都將被時代洪流碾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