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布力風景旅游區,四季更迭繪就了如詩畫卷,而那抹藏藍身影,始終是這片土地上最溫暖、最堅實的存在。他就是哈爾濱尚志市公安局亞布力分局民警閆勛鵬,群眾口中的“小閆警官”。三載光陰,他以腳步為筆、以汗水為墨,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溫暖的故事,成為游客心中四季常亮的坐標,一座風雨無阻、寒暑不移的守護磐石。
他如山徑引路人 燈塔般照亮迷途者的歸家路
閆勛鵬始終將“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心中,每一次面對群眾的求助,他都以最溫暖的姿態伸出援手,用智慧與擔當為迷途者點亮歸途,彰顯著為民情懷與應急處突的能力。
盛夏的亞布力風景旅游區,人潮涌動。當無助孩童的哭喊撕裂和諧,正在步道旁執勤的他循聲望去,只見一個女孩兒獨自站在街道旁,無助地哭喊著“媽媽!”閆勛鵬迅速穿過人群,蹲下身來,用紙巾拭去稚嫩臉龐的恐懼與淚水,安撫道:“小朋友不怕,警察叔叔在,告訴叔叔你叫什么名字呀?”孩子的哭聲漸漸平息,小聲說出自己叫“樂樂”。樂樂只記得媽媽穿了白色衣服,但對媽媽的電話號碼一無所知。面對信息缺失的困境,閆勛鵬沉著冷靜,聯動景區工作人員,利用廣播和“14+N”微信群發布尋人信息。不一會兒,一位滿面焦灼的女士踉蹌跑來,在確認其身份后,閆勛鵬才松開一直緊握著樂樂的手,叮囑樂樂的母親:“景區人多,千萬領好孩子。”
此刻,這抹流動的藏藍,如同山間守護的磐石,再次無聲地融入景區安寧的畫卷——他是游人迷途時最堅實的依靠。
他如盤山道的疏浚者 化解爭執旅途中的公正使者
旅途中,總會遇到一些小矛盾小爭執。閆勛鵬憑借疏導之智,以公正執法與情理交融的溝通藝術,化干戈為玉帛,守護著游客的平安旅途。
險峻的盤山道上,游客因搶道爭執漸起。接警后,閆勛鵬火速抵達現場,他先將兩人分開,耐心傾聽訴求,讓雙方郁結的怨氣得以宣泄。閆勛鵬指著蜿蜒險峻的山路說道:“各位大老遠來咱亞布力,圖的是青山綠水的好心情。山路狹窄,搶道爭快,因為一點瑣事浪費快樂時光,值得嗎?!”他條理清晰地指出雙方的不妥,又公平提出讓行方案,話語間有設身處地的理解和維護安全的堅定。在他情理交融的勸導下,雙方漲紅的臉色漸漸平復,最終握手言和,主動禮讓,擁堵變通途。
一聲“謝謝警官”,是對他公正、高超的溝通藝術,以及服務游客至上理念的最高禮贊——他守護的不僅是道路的暢通,更是游客心中那份對平安旅途的篤信。
他筑牢安全屏障 平安鄉土深處的奉獻衛士
閆勛鵬深知,真正的平安,深植于日常的沃土,他以高度的前瞻意識與躬身實踐的奉獻本色,將平安的根系深扎鄉土,守護著一方安寧。
為了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出行安全,工作之余,他深入景區各類場所。他利用空閑時間,組織景區工作人員開展消防演練,反復演示滅火器的使用,并深入場所檢查電路是否符合標準、安全通道是否暢通、消防器材是否有效等。在景區休息地,他用最接地氣的語言、最鮮活的案例,為居民和游客揭開各類詐騙“畫皮”,提升群眾的識詐防詐的“免疫力”。鎮上的居民見了他,遠遠便招呼:“‘小閆警官’,今天給我們講什么案例呀?”一聲“小閆警官”,道盡了鄉親們對這位“守山人”打心底的信賴與親近。
他用扎實的腳步丈量著警民之間的每一寸距離,把安全的種子深埋進人們心里——那默默的守護,在日常的煙火氣中悄然抽枝發芽,筑起山鄉穩固的平安根基。
三年時光,閆勛鵬用腳步一寸寸丈量著守護的軌跡,將身影鑄成亞布力最堅實的山梁。守護,并非一時熾熱的烈焰,而是這位“守山人”將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默默熬成歲月的底色——讓平安二字,如同不滅的篝火,在亞布力小鎮的每一處山林、街巷間深深烙印、歲歲長青。(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