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解讀
2025年7月9日,全球廣告巨頭WPP突然發布了一則未經安排的財報更新,將全年業績預期大幅下調。這一消息迅速在資本市場和廣告行業內引發震動:當天WPP股價應聲下跌18.09 %,創下2020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在這場由即將于年底卸任的CEO馬克·里德(Mark Read)親自主持的財報電話會上,WPP披露了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營數據,并承認關鍵市場業績不及預期、客戶支出持續緊縮、新業務增長乏力,正在嚴重拖累集團表現。
這不僅是一場財務警報,更是一面鏡子,映射出廣告行業在AI變革、宏觀經濟和客戶行為快速變化三重壓力下的結構性失衡。WPP的困境,不只是一個公司的失速,更是一個時代正在翻篇的信號。
收入指引驟降,裁員未能止損
根據WPP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交易更新,WPP集團預計上半年可比營收(剔除轉手成本)將同比下降4.2%至4.5%,其中第二季度單季降幅或達5.5%至6%,大大低于市場預期;
- 上半年核心經營利潤預計為4億至4.25億英鎊,利潤率降至8.0%至8.5%,同比下滑約300個基點;
- 預計全年營收將下滑3%至5%,而此前預測為0%至-2%
- 全年核心利潤率預計下降50至175個基點,顯著低于此前“基本持平”的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WPP已在2024年上半年裁員約3,800人(占總員工數的3.5%),并計劃通過WPP Media的重組與優化行動實現每年1.5億英鎊的結構性成本節省。但顯然,在需求持續疲軟的背景下,這樣的止損措施尚未形成有效反彈。
客戶流失嚴重,“陽獅化”趨勢增強
里德在財報電話會上承認,WPP的業績重災區主要集中在WPP Media,該板塊不僅經歷了裁員與重組,還頻繁失去關鍵客戶。過去6個月中,WPP接連失去了多筆大額媒體代理業務:
- 可口可樂:7億美元的北美媒體業務被競爭對手陽獅(Publicis Groupe)拿下,削弱了雙方長達數十年、總價值超過40億美元的合作關系;
- 派拉蒙(Paramount):在未進行公開業務審查的情況下,意外終止與WPP二十年的合作,轉投陽獅;
- 瑪氏(Mars):1.7億美元的全球媒體業務在評估后也選擇交由陽獅負責。
“陽獅正在變成廣告界的新‘黑洞’,”一位業內人士對《Adweek》評論道。“越來越多原本分散在不同代理網絡的大客戶,現在更傾向于整合代理商體系,以統一標準、降低成本并強化數據中臺能力。”
WPP并非全無收獲:在上半年贏得了喜力全球電商與門店營銷業務,以及李維斯美國的企業傳播代理業務,但這些新單體量相對有限,無法彌補客戶流失的缺口。
全球廣告支出轉弱,AI顛覆尚在途中
除了競爭層面的失利,WPP還面臨整個行業性的問題:全球廣告支出自2024年下半年起即趨于保守。根據Magna、WPP Media和Madison & Wall聯合發布的預測報告,盡管2025全年廣告增長仍維持在3%至5%區間,但品牌對“非核心支出”的控制明顯加強,尤其在媒體購買、創意服務等傳統項目上開支減少。
里德在電話會上坦言:“我們發現越來越多客戶在花錢時表現得非常謹慎,機會變少,項目也更小型化。”他指出,尤其是在北美市場,經濟預期、政治風險(例如特朗普重返競選與貿易關稅)正在令客戶推遲或縮減廣告預算。
與此同時,WPP還處于轉型關鍵期——近年來集團大力推進“AI賦能型廣告公司”轉型:
- 2023年推出自有AI平臺WPP Open,并計劃每年投入3億英鎊
- 2025年收購數據清洗平臺InfoSum,以強化零售媒體與數據安全協同;
- 在創意生產、媒介計劃等業務中深度引入生成式AI,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執行效率。
然而,從財務數據來看,這一系列投入尚未帶來可觀的商業回報。
行業并購、整合加速,后里德時代走向何方?
這場財報電話會,也是馬克·里德任內的“謝幕演出”之一。WPP已在今年4月宣布,里德將在2025年12月正式卸任,其繼任者尚未公布。作為自馬丁·索瑞爾時代以來的首位“非創始人型”CEO,里德的七年任期以“數字化轉型”“去中心化”“重組簡化架構”為關鍵詞,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廣告生態中,WPP似乎始終未能跑贏變革的速度。
在行業層面,廣告集團間的整合趨勢也愈發明顯。陽獅憑借其數據驅動的一體化平臺優勢正在加速“鯨吞”WPP等傳統巨頭的份額。與此同時,包括宏盟與IPG合并等行業重組案例也引發了美國FTC的審查風暴,凸顯廣告產業正處于歷史性的再洗牌期。
WPP是否會迎來一位更具“技術背景”的CEO?集團是否會出售部分板塊以釋放價值?其與生成式AI之間的融合是否會真正改變盈利模型?這一切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揭曉。
結語:廣告公司需要重新定義“增長”
WPP的盈利預警,不能只看作一個大型廣告集團的“暫時性困境”,它提示著整個行業正面臨“增長定義的轉變”。
在一個流量紅利枯竭、客戶預算保守、內容過剩、AI快速侵入、平臺去中心化的時代,“靠項目提成、靠媒體返點”的舊模型已難再維持。廣告公司的價值,需要重新錨定在“幫助品牌實現確定性增長”的實效模型上,而這背后,是技術能力、組織效率、數據基礎和客戶洞察的系統性重建。
WPP作為行業風向標,其轉型成敗將對整個廣告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本文首發于現代廣告,轉載請聯系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