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墻之隔,兩個世界。一邊是明凈的校園與廣闊的未來,一邊是森嚴的高墻與有限的自由。近日,上海師范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40余名六年級師生及家長代表,懷揣對法治的敬畏,走進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大門,開展了一堂直擊心靈的“法治警示課”。這是未管所積極創建法治監獄、拓展開放交流渠道、履行警示教育職能,與學校攜手筑牢青少年法治思想堤壩的生動實踐。
參觀隊伍首先步入監舍區。眼前的一切令人屏息:狹小的空間,嚴密的防護,失去自由的氛圍撲面而來。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床上那如刀切斧削般棱角分明的“豆腐塊”被子。這超乎尋常的整齊,無聲訴說著高墻內紀律的森嚴,也讓師生家長們第一次具象地感受到“自由”的可貴。緊接著,隊伍靜默地穿過教學區走廊。透過教室窗戶,一幕景象深深定格在孩子們眼中:一群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少年,身著囚服,背對著參觀人群,端正地靜坐在教室里。同齡人這安靜卻充滿距離感的背影,讓許多學生神色凝重,陷入沉思,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
在明亮的心理咨詢室內,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觸動著大家的心弦。精美的掐絲琺瑯工藝品,細膩傳神的松江顧繡作品,靜靜陳列。這些藝術活動是未成年犯們重要的“療心”方式,在指尖的專注與美的創造中,他們學習平復心緒,深刻反省過往的歧途。藝術成為照進鐵窗的一束光,展現了矯治教育中溫情與希望的力量。活動的尾聲,一個真實的場景讓許多人潸然淚下。一位未成年服刑人員站在大家面前,坦誠剖析自己的犯罪經歷與給家庭、社會帶來的巨大傷害。他深深的悔恨、對自由的渴望,化作字字錐心的話語。聽眾席上,不少家長悄悄拭淚,學生們緊抿嘴唇,現場一片靜默,空氣中彌漫著震撼與哀憫。
當腳步再次踏出未管所森嚴的大門,夏日的陽光灑落肩頭。回望身后那道隔絕自由的高墻,師生家長們心中百感交集。一位學生低聲感慨:“原來能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奔跑,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堂發生在高墻內的特殊課程,以其無可替代的真實與沉重,在孩子們心底敲響了長鳴的警鐘——時刻提醒著他們:敬畏規則,珍視自由,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行于法度之內,走向光明坦途。
原標題:《走進高墻電網的世界,這些六年級師生上了一堂直擊心靈的“法治警示課”》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曹博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