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警務創新是平安建設的引擎。汾陽市公安局西河派出所傳承“十戶聯防”群防群治經驗,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創新運用“加減乘除”工作法,按下平安建設“快進鍵”,實現警務效能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先后獲評山西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一級公安派出所”,成為基層警務的標桿。
善用“加減法”,化解矛盾“零死角”。隨著汾陽市城市建設重心西移,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落地。該派出所直面涉工程建設糾紛中工地多、人員雜、溝通難等痛點,精準施策:“加”足警力,在建筑工地設立駐企工作站,社區民警輔警下沉一線,通過研判社情、警情、民情,走訪項目部、施工隊等“七部”,構建起動態預警機制;同時組建“鄉音”志愿調解隊,吸納工頭、工人代表擔任調解員,用熟悉的方言和鄉俗拉近距離,“減”少溝通障礙,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調解工作“夾生”。
精做“乘法題”,織密平安“防護網”。西河派出所深知治安是平安的核心,以“兩隊一室”警務模式為抓手,于2024年組建近百人的“西河義警”隊伍,將群防群治力量延伸至社區鄉村。義警隊員活躍在矛盾調解、治安巡邏、應急救援一線,與派出所形成“1+1>2”的治理合力。數據見證成效,轄區行政案件數同比下降23.5%,刑事警情數同比下降42.3%。針對日租房消防隱患與管理亂象,該所更是“放大招”——輔警考取注冊消防工程師證,民警駐點指導,從嚴把關50余家日租房驗收掛牌,讓“煙火氣”更有“安全感”。
巧算“除法式”,服務群眾“零障礙”。作為汾陽市業務量最大的公安政務窗口,西河派出所年均辦理戶政業務超6000件。為破解群眾辦事堵點,戶籍窗口推行“一站式、全天候”服務,開通上門辦、網上辦等多元渠道,配備便民物資,讓群眾辦事“零跑腿”“零等待”。更值得一提的是,該所高標準建設檔案室,開設歷史檔案查詢專窗,已為3000余名群眾解決親子關系證明、年齡身份核實等難題。
用精準服務“除”去群眾煩憂。從矛盾化解到治安防控,從隱患治理到便民服務,汾陽市西河派出所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算出了基層治理的“最優解”,書寫著新時代平安建設的生動答卷,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持續貢獻力量。(記者 王洋)
來源 :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