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來自趙麗網友供稿:
(本文故事來源于身邊朋友,以第一人稱敘述,文中姓名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俗話說,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所以,很多老人都會把養老錢緊緊攥到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給兒女。
可我家婆婆是個特例,她非要把全部積蓄和工資卡,交給我,并且向我提了一個條件,我答應后她才安心。
我今年41歲,和老公結婚12年,有個10歲的兒子。我們一家住在三線城市,我在一家外貿公司做財務主管,老公是家裝公司的項目經理。
兩個人工資加起來每月能有1萬8左右,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靠著精打細算,前兩年終于把房貸還清了,現在日子過得還算踏實。
婆婆住在城東的老小區,離我們家開車要半個多小時。公公在婆婆72歲的時候走了,婆婆身體比同齡人硬朗得多,每天雷打不動去公園打太極,家里收拾得一塵不染。
我和老公每周都會帶著兒子去看她,有時候買點新鮮水果,有時候帶些她愛吃的點心。婆婆總說:"你們工作忙,不用老往我這跑。"但每次我們去,她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高興。
可天有不測風云。去年冬天,婆婆在去買菜的路上被一輛電動車撞倒,右腿骨折。接到電話時,我和老公正在上班,嚇得趕緊請假往醫院跑。醫生說需要做手術,住院至少半個月。
那段時間,我們夫妻倆忙得腳不沾地。老公天天往醫院跑,送飯陪床;我下班就去接孩子,做好飯菜讓老公送去。
最后,車主逃逸,醫藥費花了三萬多,婆婆要用自己的存款,我們攔住了:"媽,您那錢留著應急用,這些錢我們還負擔得起。"
婆婆死活不讓我們出錢,她說自己有養老錢,不用我們出。但是我和老公都沒同意,私自墊付了這筆醫藥費。
婆婆出院后,我們勸她搬來同住。可她看著自己漸漸好轉的腿腳,就說:"我住慣了老房子,街坊鄰居都熟,每天還能跟老姐妹嘮嗑。你們放心,我還是能像以前一樣照顧好自己。"
拗不過她,我們只好繼續兩邊跑。每周固定三天去給她送菜,周末帶著孩子去陪她一整天。老公還特意給看房子裝了監控,手機就能看到婆婆的情況。
今年開春,我們發現婆婆的腿腳雖然好了,但上下樓梯明顯吃力。老小區沒有電梯,每次看她扶著欄桿慢慢挪,我們的心都揪著。
有天夜里下大雨,婆婆下樓扔垃圾時差點滑倒,這事讓我們下定決心要接她過來住。
"媽,您就當是幫幫我們。"我握著婆婆的手說,"孩子天天念叨想跟奶奶住,我和大明(我老公)工作忙,家里也需要您幫著照應。"
老公也勸:"您要是有個閃失,我們得后悔一輩子。再說,我們現在事業穩定了,也該好好孝順你了。"
婆婆沉默了很久,終于紅著眼眶點頭:"好,我跟你們住。其實,自從老頭子走后,我一個人也挺孤單的。"
聽到這話,我心里一酸。我父母走得早,婆婆待我就像親閨女一樣,從我進婆婆家,就沒讓我受過半點委屈,坐月子細心照顧,孩子也是婆婆帶到小學一年級才松手,那些年讓我少操很多心。
婆婆現在老了,我們理應來孝順。
73歲的婆婆搬來后,我們把朝南的主臥讓給她住。每天清晨,她還是會準時起床打太極,我就陪著她一起練。
在日常家務上,買菜做飯都是我們做。婆婆愛干凈,我們就讓她掃掃地,曬曬衣服,適當運動就好。
婆婆最愛吃餃子,我們就固定每周六一起包餃子。我把面團揉好、餡料拌好,她負責包。
雖然她包得慢,但每個餃子都捏得特別認真。這時候我們一邊干活一邊聊天,婆婆開心,我們做兒女的也欣慰。
周末老公會開車帶全家去郊外踏青,婆婆笑得比誰都開心。鄰居們都說,婆婆搬來后氣色好多了,看著比剛來的時候年輕。
可就在上個月,婆婆差點被電信詐騙騙走5萬塊錢。那天婆婆呆在家午休,突然有個陌生客服電話,說他抖音每個月會自動扣款800元,要幫她停掉,她急得都要去銀行轉賬了。
婆婆那天準備轉賬的時候,幸虧打電話問我,我及時攔住了。這件事把婆婆嚇壞了,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老了。
第二天,婆婆突然把我叫到她的房間,從枕頭底下摸出一個紅布包著的存折,鄭重地遞給我:"閨女,這16萬你拿著,以后就由你來保管。"
我嚇了一跳,連忙把存折推回去:"媽,這可不行!您自己的錢自己保管最合適,我們怎么能要您的養老錢呢?"
婆婆卻執意要塞給我:"我現在記性越來越差,昨天還差點被騙,這錢放我這兒不安全。"
"那這樣,"我想了想說,"錢還是存在您名下,我把卡和存折都放在您床頭柜的抽屜里,需要用的時候您隨時可以取。"
婆婆搖搖頭,眼眶突然紅了:"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自己糊涂了,錢被人騙光了,你就當是讓媽安心,行嗎?"
看她這樣,我心里一酸,但還是堅持道:"媽,要不這樣,錢我先幫您保管著,但你需要用時隨時跟我說。你的工資卡自己留著,平時買水果買藥都方便。"
婆婆拉著我的手,聲音有些發抖:"閨女,媽就一個條件,等媽真的不能動了,別把媽送養老院,媽就想呆在家里。"
聽到這里,我的鼻子都發酸,緊緊握住婆婆的手:"媽,您放心,我們絕對不會把您送養老院的。這錢我幫您保管著,您的工資卡你自己拿著。以后您需要什么,想買什么,隨時跟我說。"
婆婆這才露出安心的笑容,把存折輕輕放在我手里。我小心地收好,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對得起婆婆這份沉甸甸的信任。
婆婆在我們家住了兩年多,日子過得平靜而溫馨。直到兩年后的一個冬天,她開始經常咳嗽,起初以為是普通感冒,后來竟咳出血絲來。
我們趕緊帶她去醫院檢查,結果查出是肺癌中期。
"媽,咱們好好治,現在醫學發達著呢。"老公握著婆婆的手,聲音都有些發抖。婆婆倒是很平靜:"我這把年紀了,活夠本了,你們別太費心。"
但我們怎么可能放棄?醫生建議做靶向治療,一個療程就要7萬多。婆婆聽說后直搖頭:"太貴了,我這老命不值當花這么多錢。"
我當即拿出婆婆的存折:"媽,這是你的錢,就該用在您身上。"
治療過程很辛苦。婆婆經常惡心嘔吐,我就變著花樣給她熬粥;她夜里咳嗽睡不著,老公就陪在床邊給她拍背。
兒子也很懂事,每天放學就到奶奶住的醫院,給她講學校里的趣事。
就這樣,我們前前后后花了20多萬給婆婆治病。經過三個月的靶向治療和精心照料,婆婆的咳嗽癥狀明顯減輕了,CT復查顯示病灶也縮小了不少。
"治療效果比預期要好,"主治醫生看著檢查報告說,"不過老人家年紀大了,后續還需要長期服藥調養。"
我們聽了都松了一口氣,婆婆更是開心得像個孩子,連連說要多活幾年看著孫子長大。
隨著季節更替,婆婆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壞。春天回暖時,她能自己走到陽光房曬太陽;陰雨天時,又需要我攙扶著才能起身。
但我注意到,她的氣色確實在一點點好轉,從最初的蒼白如紙,到現在偶爾還能泛起紅暈。
到了來年春天,婆婆突然發起高燒。送醫檢查后,醫生說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肺部感染。
"好在腫瘤控制得不錯,"醫生寬慰我們,"這次主要是對癥治療。"住院期間,婆婆悄悄把我叫到床前,顫巍巍地從貼身口袋里摸出工資卡:"這卡里的錢,你們拿著。"
我連忙說:"媽,您這是干什么?你的病都在好轉,以后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婆婆卻執意把卡塞進我手里:"我的病我知道,能好到這樣已經知足了。這些錢,就當是媽留給孫子的。"
現在婆婆雖然需要長期服藥,但能在自家陽光房里安享晚年,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那張工資卡我一直好好收著,里面的錢分文未動。
人老了,就像個老小孩,心里沒有安全感,我們給她一個承諾,就是讓她放心。
這份雙向的信任,讓我們的家充滿了溫暖,每個人的心里都格外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