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川南游擊縱隊頌歌
(三)
陳明本
1935年底,余澤鴻、劉干臣犧牲后,繼任特委書記兼縱隊政委劉復初(后期任司令)、縱隊司令龍厚生(后期任政委),領導縱隊繼續在川滇黔邊區戰斗。
孤軍奮戰之二十
隱蔽連天山
連天山頭云霧繞,
江興古納地盤行。
物豐境險人煙少,
易守難攻溝壑橫。
地凍天寒雪花舞,
隱身休整智謀生。
動員群眾魚歸水,
敵特搜尋悄默聲。
注:1935年底,余澤鴻犧牲后,繼任特委書記兼縱隊政委劉復初率剩余人員17人上江安、興文、古宋、納溪四縣交界的連天山隱蔽休整。敵人天天搜山不止。劉復初率隊堅持與敵周旋,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克服重重困難,敵軍“圍剿”一個多月后,宣布“共匪消滅,匪首陣亡”。1936年2月,劉復初率隊離開連天山,重新召集舊部,編成2個大隊繼續戰斗。
孤軍奮戰之二十一
女紅軍遇險
黃篾匠家二嫂賢,
藏人苕窖糞灰掩。
桂英將娩行何難,
思穎關心相作伴。
地震來臨草房搖,
敵人慌亂屋檐竄。
余家夾室嬰兒啼,
骨肉分離深切喚。
李桂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衛生部某療養院副院長
甘棠(闞思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注:兩位女紅軍藏身苕窖,黃二嫂以灶膛灰撒于窖板,上置一擔大糞,并將糞水潑于四周,臭氣熏天。敵至欲查,突發地震,慌忙逃竄。后李桂英和闞思穎轉移至余澤洪家,躲過敵人數次搜查,1935年底,李桂英產下一男嬰,忍痛托人撫養,兩位女紅軍隨即追尋縱隊。
孤軍奮戰之二十二
二六軍團尋縱隊
湖南出發入黔北,
兵不血刃畢節城。
培國電詢游擊狀,
朱總答復況難明。
賀龍命令尋縱隊,
俊臣率軍晝夜行。
黔蜀魔軍設重卡,
山川阻隔不通聲。
貴州畢節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
注:賀龍、任弼時等領導的二六軍團,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比從江西瑞金出發的中央紅軍遲一年),1936年2月到達貴州畢節,任弼時(名培國)即致電阿壩的朱德總司令,詢問縱隊和余澤鴻情況,未得確切答復。賀龍令阮俊臣率隊尋找無果,二六軍團奉急電北上后,阮部繼續尋找。
孤軍奮戰之二十三
花朗壩會師
遠道雄師過畢節,
蔣家趁機削黔軍。
陶君正直有威信,
阮俊謀高脫敵群。
尾啃山區藏部隊,
紅哪壩上聚祥云。
聯營合力狙追敵,
皮賊逃歸滾桶聞。
云南鎮雄花朗壩
注:花朗系彝語紅哪的變音,意為視野開闊的壩子。紅軍過貴州,給蔣介石削弱黔軍以機會,基層官兵不滿。中共黨員阮俊臣策動駐畢節旅副連長陶樹清乘旅長皮光澤去貴陽開會之機,率一個營起義,進入云南鎮雄尾嘴一帶隱蔽。1936年6月8日,阮、陶部隊與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在鎮雄花朗壩會師后,在滾桶壩擊退皮部進攻。
孤軍奮戰之二十四
抗日先遣隊
恒場合議整編事,
全面抗倭更隊名。
三省聯剿如狼至,
分鄉劃段似篦清。
陰云籠罩放珠鎮,
夜幕斷膀兄弟情。
觀念“左傾”居上席,
航標偏離險灘行。
注:在云南威信恒子場,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改名“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抗日先遣隊”,政委劉復初,司令阮俊臣,副司令陶樹清,各自分領一個支隊。1936年7月4日夜,劉復初率第三支隊在畢節放珠鎮甩掉阮、陶的一、二支隊,悄然離去。“左傾”造成“自斷臂膀”,成立不到一月的抗日先遣隊分裂解體,阮、陶后來在畢節大較場被敵人殺害。
孤軍奮戰之二十五
迂回川滇邊
彝良洛旺初聞捷,
隴姓土司商隊潰。
威信竹園遭困圍,
云南支隊援殲退。
珙縣洛表巧迂旋,
大廟山中同仇愾。
旅長藏身石縫間,
滑竿抬走狼狽態。
注: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在彝良洛旺將繳獲的布匹分給窮人,至威信斑竹園羊山壩,腹背受敵,得云南支隊解圍。1936年9月30日(中秋節),川軍旅長劉治國率隊進剿縱隊于珙縣、興文間大廟山中,遭縱隊居高臨下伏擊,全旅潰敗而逃。
孤軍奮戰之二十六
川軍兵變投紅軍
殺富幫貧是縱隊,
官兵平等愛黎民。
愚氓排長仗權勢,
克扣軍糧打罵人。
連長聞風幽院遁,
川軍底洞暗投新。
敲鑼擊鼓隆重迎,
建制不更兄弟親。
珙縣底洞鎮
注:1935年10月14日,駐珙縣底洞鎮川軍一個連起義,進入云南威信縣蘿卜坳小河灘,受到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熱烈歡迎。
孤軍奮戰之二十七
激戰爛泥壩
縱隊移師爛泥壩,
籌糧煮飯狼煙至。
碉樓火猛民房危,
軍令滅災撤離棄。
王姓士兵堵機槍,
沖鋒號響勵軍志。
雪山休整蓄精神,
一舉攻占母享地。
注:1936年10月21日,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在爛泥壩楊家莊園短暫休息,忽報敵距五里,立即組織撤離。一名與楊家有深仇大恨的群眾放大燒其碉樓,火猛風急,危及附近民房。紅軍立即組織救火,誤了撤離。后擊退敵人輪番進攻,轉移大雪山。1936年11月12日,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攻占鎮雄母享區公所。
孤軍奮戰之二十八
截貨燕子口
川府軍資駝畢節,
吾儕截貨不須欣。
百擔布帛散群眾,
千戶昂頭迎我軍。
小隊誘兵陰到位,
主師列陣悄無聞。
敵人卑鄙押人質,
避免誤傷新建勛。
注:1936年11月14日,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在畢節七星關燕子口截獲川軍物資百擔分發百姓。后留小隊在八瓜山誘敵,主力布陣韓家溝。次日晨,敵人綁架群眾作人質前行,為避免誤傷,短暫交火之后,縱隊轉移至敘永石廂子。
孤軍奮戰之二十九
兵敗野臘溪
復初新染傷寒病,
縱隊遭難情緒低。
海子壩中重困突,
雪山頂上士兵棲。
轉移威信水田寨,
余部交兵野臘溪。
先烈頭顱身首異,
敢于擔當眾看齊。
注:司令劉復初養病老鄉家中被俘,政委龍厚生率海子壩突圍人員上大雪山。1937年1月,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殘部兵敗威信野臘溪。敵人將龍厚生等將領殺害后,將身軀留云南威信水田寨由滇軍領賞,割下頭顱送四川敘永水潦鄉由川軍重復領賞。先烈們身首異地,悲壯至極!
中國工農紅軍川南(后期稱川滇黔邊)游擊縱隊,于1935年2月扎西會議后抽調一批師職干部組建,至1937年2月主體失敗,歷時約700天。他們在電臺損失后,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孤軍奮戰的長征頌歌!
前期回顧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陳明本(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宜賓市歷史學會副會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