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開國之后,昔日英勇作戰的同志和指揮官分別被授予不同的軍銜,其中有一人從兵團司令直接空降為軍長,在1955年的授權儀式上,毛主席更是親自作出指示,誰都可以不授上將,但是此人不可不授。
那么究竟是誰有這么大的能耐,竟然讓毛主席親自批準授上將軍銜?
熱血參軍與驚人成就
此人名叫董其武,于1899年出生于山西的一個貧困人家,由于當時的中國內外交困,所以童年時期的董其武舉步維艱,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直到1919年國內形勢發生改變,20歲的董其武意氣風發,決定投身革命,一同探索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他召集了家鄉幾個和自己有同樣遭遇的同齡人,一起來到太原地區參加了閻錫山所創辦的兵學團,從此開始自己的軍旅生涯。
在后來爆發的國民大革命之中,董其武都十分盡心盡力,先后擔任了排長,營長,連長等職位,后來更是被任命為混成旅的副官,成為國民黨內部的一名高級軍官。
1928年他加入傅作義的部隊,并且在之后的十幾年之中一直跟隨他南征北戰。
因為表現得十分勇敢,所以董其武很受傅作義的重用,他雖然是指揮官,但是卻身先士卒,帶著部隊和敵軍近身肉搏,而且在戰場之上展現出了敏銳的觀察力,憑借一個電話兵便判斷出了日軍撤退的跡象,隨后打得對手措手不及。
一場戰斗就擊斃了日軍1700余人,俘虜了300多人,這場戰役被毛澤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也認識到了董其武這一員悍將。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后,董其武又帶領軍隊參加了忻口會戰,作為抗戰初期的一場大規模會戰,國民黨此次投入了大約10萬多兵力,歷時23天。
董其武在這場戰役之中起到了出其不意的作用,他精心部署到前沿陣地親自指揮,就算是左臂負傷,也堅持戰斗,一直到戰役徹底結束,才走下戰場。
也正是因為有了董其武等人的出色指揮,國軍的一個師竟然硬生生扛住了數倍于自己的日軍,經過頑強的抵抗之后,竟然將這股日軍全殲,擊斃了日本皇族水川伊夫中將,此外,日軍前來我國探測資源的一支精英探礦專家隊也被全殲。
從此刻開始,董其武的大名已經在日本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內更是將他的事跡傳得神乎其技,直接被破格提拔為陸軍第四軍軍長,后來又擔任政治部主任和晉陜綏邊區副司令等職位。
抗戰勝利與棄暗投明
伴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蔣介石很快挑起了內戰,在國民黨內部任職的董其武自然與我軍走向對立,先后擔任了綏遠主席以及西北軍政長官等職位,在此期間,一直聽從蔣介石的命令對我軍進行作戰。
其實這時候的董其武已經對內戰存在抵觸的態度,之所以服從蔣介石的命令,只不過是踐行軍人的天職,他的內心是希望國家和平,老百姓從此避免戰火和欺壓,并不想讓新中國變成一個獨裁專制的國家。
所以到了1949年,當董其武得知自己的老上級傅作義接受共產黨的改編和決定和平解放北京后,第一時間就來到這里詢問自己的出路,后被傅作義告知國民黨大勢已去,早已不得人心,共產黨才是人民群眾的光明之路。
得到點撥的董其武當即選擇一同起義。
當時我黨領袖毛澤東向傅作義透露了綏遠地區的解決方式,正是因為他知道傅作義和董其武之間的聯系,所以早在北平和平解放之際,就已經向傅作義提到了綏遠問題的解決。
因為有董其武的存在,所以毛主席盡可能地避免沖突的發生,提出可以先劃分一個停戰協定線,然后我讓董其武去做內部工作,并通過貿易和交通的方式逐漸加深與綏遠地區的聯系,逐漸轉變之后,再讓董其武將軍決定起義的時間。
毛主席的做法無疑是給足了董其武空間和緩沖的余地,甚至可以說是給足了他面子,因為連起義時間都可以自己決定。
所以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解放軍對于綏遠一直采取能戰不戰,能打不打的狀態,通過這種寬大的政策等待其早日起義。
就董其武個人來說,他早就想要跟著共產黨走,但當時的內部環境還十分復雜,蔣介石雖然給李宗仁讓出了位置,但很多地區依然充滿了復雜的矛盾和斗爭,前者也在不斷制造障礙和陰謀,想要給綏遠地區造成更大的思想混亂,這就讓董其武的壓力很大。
但他依然選擇了從內部著手,尋找了一批反對內戰的先進分子,并且將這股力量擰成了一股繩,對國民黨內部的反動派和特務分子進行了一場徹底而又堅決的策略性斗爭,目的就是為了成功實現起義。
所以董其武以干部談話為主要手段,通過報紙的宣傳和多次會議來進行思想滲透,加深國民黨對民主道路的思想認同。
就在種種措施順利執行期間,國民黨內部的特務嗅到了這一股氣息,并且開始公然搞起了破壞。
對于董其武來說,是想盡力保住這一批人才的,但他們的手段實在太過下流,通過買官賣官甚至金錢收買的方式制造分裂。
在董其武的對抗和周旋之下,這些方面的計劃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經過大半年的努力之后,起義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董其武最終為我軍帶來了多達10萬的國民黨部隊。
作為國民黨部隊的高級指揮將領,董其武的起義不僅意味著新模式的成功,也為人民當家作主的建設出了一份力。
首先是可以讓華北以及東北地區從此沒有戰爭的侵擾,和平解放的成功,也可以讓我黨抽出精銳部隊南下解放全中國。
更重要的是董其武的棄暗投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開了先例之后,位于山西陜西新疆云南等地的國民黨軍政人員也相繼選擇了起義。
這是對我軍解放勝利進程的進一步加速。
毛主席的肯定
一切事情都塵埃落定之后,毛主席借著董其武去北京匯報工作的機會,在中南海對他進行了接見,并且設宴款待,二人的這一次深刻談話持續了大約三個多小時,隨后毛主席還向他們傳達了黨的政策,這一部分起義軍在被改編為第23兵團。
這支部隊在后來的抗美援朝戰場上大放異彩,從1951年開始,雖然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有了董其武的前線指揮,23兵團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之內就打通了朝鮮的許多機場,為我軍扭轉了沒有制空權的尷尬局面。
自從美國的空域封鎖被撬開之后,我軍就可以利用空中的力量對后續入朝作戰的部隊進行支援,回國之后,董其武又被任命為第六十九軍軍長。
就職位任命的問題,毛主席還和他進行了溝通,畢竟按照董其武曾經的認知,以及在朝鮮戰場上立下的功勞,早就可以擔任大軍區司令員,對此毛主席特意表示,是為了讓他繼續留在老部隊帶兵,董其武對此也很理解,表示一切遵從組織的安排。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施軍銜制,董其武在聽說自己被擬定授予上將的軍銜之后,認為組織給予他的決定太高了,專門寫信給北京軍區的司令員陳述這件事情。
他在信中表示自己在國民黨軍隊的時候就已經是中將,按照正常的情況職位應該有所降低,如今面對即將到來的受降儀式,能夠保留原來的軍銜,就已經十分感謝黨和毛主席了,至于上將的軍銜,著實是受之有愧。
畢竟曾經那些紅軍時期就跟隨黨一起作戰很多老革命都沒有被授予上將,如今自己就更加不敢接受。
不曾想這封信很快就被毛主席看到了,他當即指示說,董其武是十分著名的起義將領,無論是根據他的功勞,還是曾經的貢獻和資歷,完全有資格被授予上將軍銜,就算是自己提出反對意見也不行。
作為共產黨員,有些人的上將軍銜是可授可不授的,但董其武是不可不授予上將軍銜的,就這樣在毛主席的強硬要求之下,董其武將軍最終接受了這份榮譽。
其實毛主席和黨所看到的并不只是他起義之后的表現和貢獻,更多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對侵略者的打擊和作戰,所以應當受到這樣的表彰和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董其武在特殊的10年動亂之中,也被毛主席所保護了起來,后來反革命分子被打倒之后,他又重新煥發生機,先后擔任全國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
參考文獻
[1]卜金寶.開國上將董其武的傳奇人生[J].雷鋒,2023,(10)
:34-39.DOI:10.19564/j.cnki.leifeng.2023.10.017.
[2]孟昭庚.“不可不授上將軍銜”的董其武將軍[J].世紀風采,2022,(11):14-18.
[3]張彥臺,袁秀.董其武:由國民黨上將到共產黨上將[J].黨史博采(紀實),2009,(13):1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