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都喜歡吹著空調、低頭刷手機,但空調吹久了,不少朋友開始頸肩背部肌肉僵硬酸痛,還時常出現頭暈手麻的現象,這其實是頸椎病的癥狀!這該怎么辦呢?
頸椎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頸部疼痛
頸椎病最典型的癥狀之一,通常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的酸痛、脹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只在特定動作或姿勢下感到疼痛,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持續感到不適。疼痛有時還會放射至肩部、背部或上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頭暈和頭痛
頸椎病患者常會出現頭暈和頭痛癥狀,尤其是長時間低頭或突然抬頭時。主要是由于頸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頸部的神經和血管,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發頭暈和頭痛。此外,患者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
肢體麻木和無力
頸椎病可能導致上肢麻木和無力,這種癥狀通常是神經根受到壓迫所致。患者可能會感到手指或手臂的麻木、刺痛,甚至出現握力下降、持物困難等情況。如果病情加重,可能還會影響到下肢,導致行走困難。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頸椎病是目前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臨證上常以頸項、肩背痛強不舒;或局部活動受限,或兼頭昏頭痛,手臂痛、麻為主要表現。
督脈循行于人體背脊、頸脊內正中,統一身之陽;太陽經脈循行于背的脊、頸脊兩側,作為十二經脈之藩籬,固護于人身最外一層。寒邪入侵,首先犯及太陽經脈,傷及太陽、督脈之陽氣。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性凝結、阻滯,影響人體陽氣運行,血脈阻滯不通而成頸椎病。
而中醫以其整體、宏觀的固有特色方法,結合辨證論治,按證用藥,或以針灸等治法。常也簡捷而速效。
簡單來說,肩頸很容易受到風濕寒氣的侵襲,從而導致氣血不通,疼痛,活動不利等等情況。
因為脖子經常不舒服,人也站不直,脖子總是往前伸,明明人不胖,脖子后面還鼓起了富貴包。時間長了還會壓迫腦部供血,造成頭暈頭疼的情況。
這些癥狀,在西醫上一般屬于頸椎病的范疇,在中醫上,一般和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有關系。
所以,對于風寒侵襲引起的肩頸疼痛,我們需要發散風寒,疏通氣血。
氣血運行通暢了,疼痛,酸脹,淤堵自然也就消失了。
今天要介紹的一個張仲景的方子,就是以發散風寒為主,疏利氣血為輔。
并加入引經藥,將方子的藥性引到肩頸部,能更有針對性的調理肩頸部的氣血。
這個方子叫做葛根湯,用到的藥物分別是葛根,麻黃,桂枝,生姜,甘草,白芍和大棗。
原方為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生姜9g,甘草6g,芍藥6g,大棗十二枚。
出現了肩頸、頸背部的氣血不通,都會優先考慮以這個方子為基礎,來調理身體。
盧某,女,53歲。
主訴:反復頸部僵硬5年,反復頭暈2年。
現病史:患者5年前出現頸部僵硬癥狀,幾乎每天反復發作,嚴重時頸部疼痛。
2年前,頸部疼痛時出現頭暈癥狀,同時伴有右手麻木,陰雨天頭暈加重。
刻下癥:反復頸部僵硬,偶伴有疼痛,頭暈,右手偶有麻木,無惡心嘔吐,無視物不清,頸部怕風,全身偏怕冷,汗少,納可,眠一般,大便1日1次,成形,夜尿1-2次。
查體:體型中等,舌淡紅,苔黃厚膩,脈弦細。
診斷:痙病。
治療:方用葛根湯。
桂 枝6g,生白芍6g,生 姜6g,葛 根60g(先煎),炙甘草6g,大 棗15g,生麻黃9g(先煎)。14劑,水煎服,麻黃與葛根先煎,去白沫。日1劑,分2次早、晚飯后半小時服用。
患者訴服藥第3劑時,頸部僵硬及頭暈癥狀均已痊愈。繼續服用完14劑,諸癥告愈。隨訪2周,無復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