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575分,一聲悶響,一道門關上,一個“清北種子選手”被父母掃地出門,手機還在亮著黑屏,青春熬了幾個通宵,終于“涼了”。
你說這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卻覺得,是父母和教育體制通力合作的“速凍食品”。
這個時代的孩子,從小被高強度養殖,名校、競賽、985、小升初簡歷像公司IPO一樣精密,朋友圈常年曬題海戰術和K12雞湯,但一不小心,“清北種子”沒長成棟梁,反倒成了廢柴,結果?全盤否定,鎖門斷網斷糧,像判死刑一樣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說實話,我不擔心一名學生高考失利,我擔心的是——他們人性失溫。
什么家庭?鎖門絕食仿佛“清教徒式”的斷絕親情,像極了中世紀的“煉獄凈魂”。不是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嚴重,而是,到了這一步,說明整個家庭在對等溝通的系統中,已經“死機”多年。
讓我們看看這個孩子的證據鏈:
初中尖子生,被譽為“清北種子”。
高中期間壓力驟增,沉迷手機。
父母多次嘗試教育無果,最后賭氣放棄。
看似邏輯完整,其實這不是一部青春成長史,這是一次“中國式親子關系”的塌方。
什么叫沉迷手機?我敢打賭,他們家父母自己每天盯著微信、抖音、短視頻不少于8小時。手機不是病毒,是擋不住孤獨的安慰劑??赡芩颖艿模皇浅煽儯悄情g只談分數不談情感的客廳。關心他的人,只在分數段。
而現在,全網都在哀嘆“教育失控”。我不由得想問,這到底是誰失控了?孩子,還只是個18歲的學生,他的人生才剛起步。真正失控的,怕不是成年人那套“一錘定終身”的教育觀、“成績即價值”的功利主義。
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期貨”,投入時間、金錢、焦慮情緒,只為了高考這一錘定音,最好能升值100%,換現實一棟學區房。投資失敗了怎么辦?不怪體制,不怪教育結構,先拿孩子下鍋祭天。試問,這種教育,是在培養人才,還是在制造奴工?
你不是在教育孩子,你是在裁員,裁掉一個“沒給你漲臉”的青春股。
但教育不是項目管理,不是KPI考核,不是你給他報了幾個班,就必然回報你清華通知書。教育是陪伴,是對抗這個世界的溫柔力量,是明知道他會迷茫、跌落谷底,也愿意站在黑暗里等他一點點找到光的過程。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笨僧斃蠋熤鲃酉聧徚?,孩子也只能在社會里磕磕碰碰,學著用傷疤編寫人生。
那么,這事兒該怎么解決?不是洗地,而是動刀。
先停下“分數崇拜”的高速列車。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一個人的興趣、責任和人格,而不是教會他打卡985。
家庭關系是教育的溫床,不是權威的戰場。 重新建立對話機制,別只在失敗后才想起“溝通”這回事。
手機不是敵人,是現代生活的組成部分。 真正的問題不是手機,而是不知道用什么和孩子彼此連接,只能靠控制與剝奪。
建議引入第三方心理干預機制。 每個重點中學,都該有強制性心理建設課程和心理咨詢顧問,這比奧數班更有未來。
最后,我想對那些正奔跑在教育戰場上的父母說一句:
別把孩子養成你夢想的名牌,而要幫助他們活成自己。當他迷路時,請亮燈;當他跌倒時,請攙扶;至少,不要,也別忍心,把門,在他沒回家的那一刻,關上。
這不是真正的教育失敗,而是愛的逃兵。
后記
他不是一個高考失敗者,他是被家庭和教育模式“過度定義”的普通孩子。他最大的錯,也許不是考了575分,而是沒有達到父母那份“清北夢”的KPI。
怪他?不如照照鏡子,看我們共謀了怎樣一種失敗。
他要重新崛起,家門就該重新打開。
今天,家長趕他出家門,落子無悔;以后,他讓醫生拔管、終止搶救前,能猶豫再三。
一個美好的祝愿,送給這對父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