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致同舉辦了“破局·立勢·共生——民營經濟新質躍遷的多維賦能”媒體分享會,聚焦民企轉型、融資及出海熱點。致同咨詢信息科技咨詢主管合伙人趙晶在致同媒體分享會上,就民營企業數據治理實踐與記者深入交流,重點探討了當前數據價值釋放的挑戰、可行路徑及典型案例,為業界提供了有益參考。
趙晶指出,民營企業在數據要素的“黃金礦脈”面前,釋放數據價值面臨諸多現實障礙。她認為,內部挑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數據基礎薄弱,存在數據質量參差、標準化不足、歷史數據缺失等問題,直接影響價值挖掘;二是技術資源有限,缺乏建設數據平臺所需的資金、IT基礎設施、算力資源以及專業人才;三是投入產出壓力,企業對數據治理投入的與預期收益之間存在不確定性。
外部挑戰則聚焦于日益嚴格的合規性要求。隨著《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國內法規的落地,以及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等國際規則的影響深化,數據跨境流動、個人隱私保護等領域的監管持續趨嚴。對于開展“出海”業務的民營企業而言,數據安全合規、流通受限、權屬界定爭議等挑戰尤為突出。
為應對這些挑戰,趙晶提出了三條建議。首先,夯實數據治理基礎,建立標準化的數據采集與管理體系。其次,拓展智能化應用場景,數據將價值滲透到產品創新、成本控制、客戶服務等核心運營環節。最后,構建靈活可擴展的技術底座,為數據驅動的持續創新提供支撐和保障。
針對民營企業資源有限的特點,趙晶建議采取“以用促治”的漸進式途徑,即優先解決企業當前最緊迫、最亟需解決且問題最集中的業務領域,以此作為數據治理的切入點。她以客戶管理與獲客場景為例,建議企業先在平臺上整合客戶所有背景信息,包括企業內部客戶檔案和外部公開信息,通過實時數據支持銷售人員輔助更快與客戶建立聯系,直接提升業務拓展效率。
此外,數據應用在實時競品分析、財務分析、管理決策支持等方面也有良好表現。但趙晶強調,不同企業面臨的風險和困難點各異,因此實施數據治理必須始終聚焦其核心痛點,避免盲目鋪開攤子。通過“見效一批,迭代一批”的方式,企業可以逐步推動數據治理的持續投入,從而在市場競爭中以更高的響應速度、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更好的客戶體驗以及更貼近市場的產品創新來建立多維度的競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