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刺骨的海風中,美軍偵察兵杰克顫抖著舉起槍,濃霧中隱約晃動的黑影讓他扣緊了扳機。當他看清那是一條搖著尾巴的秋田犬時,大腦瞬間都懵了——1943年8月15日的基斯卡島,3.5萬名美軍登陸部隊正與幻影般的“敵軍”殊死搏斗,而真正的對手僅是三條被遺棄的日本土狗。
當日本海軍在1942年6月占領基斯卡島時,這處阿拉斯加荒涼前哨成了美國領土首次淪陷的恥辱標記。次年5月,鄰近阿圖島的血戰更令美軍膽寒——2000日軍“玉碎”沖鋒造成美軍549人陣亡,傷者逾千。
為雪前恥,美軍集結100多艘軍艦與3.5萬精兵,計劃于1943年8月蕩平基斯卡島。
然而日軍早已看透死守無望。海軍中將木村昌福制定“霧中遁走”奇謀:他親率驅逐艦隊,借阿留申群島特有的濃霧掩護實施無線電靜默航行。
7月29日,當美軍因“雷達誤判幽靈艦隊”暫撤封鎖線時,木村的艦隊如魅影般靠岸。5187名日軍僅用55分鐘全員登船,撤離前不僅埋設4000枚地雷水雷,更在營地豎起“鼠疫患者收容所”的木牌。
毫不知情的美軍仍按計劃狂轟濫炸。戰列艦主炮將山頭削平,轟炸機投下1200噸彈藥,持續十余天的火力覆蓋讓整座島嶼化為焦土。8月15日登陸部隊在濃霧中搶灘,悲劇序幕就此拉開。
驅逐艦“阿布納·里德”號觸發水雷沉沒,71名水兵葬身冰海;工兵踩響地雷的爆炸引發連鎖恐慌,霧中友軍誤判敵襲激烈交火,有死亡數百人;
登島后,看到“鼠疫”警告牌的士兵,一下子慌了,立馬瘋狂注射疫苗,醫療隊擠滿臨時防疫站。最后經過檢查,發現啥病也沒有,只是日軍故意戲耍美軍的行為。
而當美軍敢死隊沖進核心陣地,只看見三條餓得打晃的秋田犬,和滿地印著“東京制造”的狗糧罐頭,才發現自己被日軍給耍了。
這場陣亡約300人的戰役,暴露了美軍情報體系的致命短板。早在7月26日,美軍雷達曾發現異常信號,卻誤判為“日軍增援艦隊”并傾瀉518發炮彈——實則濃霧干擾產生的虛影。而連續的攻擊,更是自己嚇唬自己,自己人殺自己人。
要讓美國抬不起頭的是,二戰后,日本導演若松節朗在電影《太平洋奇跡的作戰》,又將這一戰斗演繹得淋漓盡致。讓美國在國際丟盡了臉面。至今幾十年過去,美國從未主動提起這場戰役,因為實在太丟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