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聯會對外公布了6月廠商銷量排名快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1090.2萬輛,同比增長10.8%。其中,6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208.5萬輛,同比增長18.2%,環比增長7.6%。
具體來看,比亞迪、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三家車企半年報突破百萬輛大關,而合資品牌這塊,大眾系雖然入圍前十,但同比銷量都出現了下滑的態勢,使得一汽豐田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此外,上汽乘用車也順利進入前十,算是一大看點。下面,就跟《車壹圈》來進一步了解一下2025車企上半年銷量排名情況吧。
僅三家車企破百萬輛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批發量達211.3萬輛,吉利汽車批發量達140.7萬輛,奇瑞汽車批發量達121.3萬輛,分別位居榜單前三,也是唯三銷量突破百萬輛的車企。
先說一下比亞迪。目前,比亞迪擁有王朝丨海洋、方程豹、騰勢(參數丨圖片)、仰望等品牌,旗下產品也涵蓋了幾萬到上百萬元價格區間,高、中、低端產品都有,但王朝丨海洋產品依舊是銷量的貢獻者。在高端化這條道路上,比亞迪還有很多上升空間。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海外銷量超47萬輛,全球化戰略效果凸顯。
再來看看吉利。今年來,吉利在品牌整合這塊動作頻頻,效果也是非常明顯。尤其是吉利銀河,上半年直接貢獻了54.8萬輛,給吉利汽車帶來了不錯的勢頭。至于領克以及極氪品牌,表現中規中矩,沒有太超預期。據悉,今年上半年,吉利帶來了26款重磅產品,豐富的產品矩陣,對銷量的貢獻不言而喻。至于出口,超18.4萬輛的成績,全球化進程加速,但空間還很大。
至于奇瑞汽車,品牌勢能確實非常強勁。半年累計銷量超126萬輛,同比增長14.5%,再次刷新品牌歷史紀錄,確實非常讓人羨慕。當然,奇瑞更多還是依靠海外,上半年出口超55萬輛,蟬聯中國車企出口第一,這個銷量占比,大家可以細品一下。同時,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等五大乘用車品牌,在新能源的轉型這塊,也讓其規模和增速均位居行業前列。
大眾下滑,豐田一枝獨秀
再來看看合資板塊,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累計銷量達74.6萬輛,同比下滑1.1%;上汽大眾累計銷量達49.2萬輛,同比下滑3.9%;一汽豐田累計銷量達37.3萬輛,同比增長超21%。大眾下滑,豐田一枝獨秀,合資真得加把勁了。
先來看看一汽-大眾,它包含了大眾、奧迪以及捷達品牌的銷量。無論是大眾,還是奧迪,很大程度還是終端讓利。速騰、邁騰、探岳、奧迪Q5L、奧迪A6L等等,都是旗下熱銷產品。接下來,就看新能源轉型能不能見成效了。
至于上汽大眾,雖然堅持“油電同進”戰略,不斷鞏固燃油車“基本盤”,且朗逸家族、帕薩特家族、途觀家族、途岳家族等主力車型均有出色表現,但ID.家族的表現就差了點意思,尤其是ID.3,受到自主競品的沖擊較大,銷量分流比較明顯。據悉,下半年,新凌渡L、朗逸 Pro、上汽奧迪全新車型A5L Sportback、E5 Sportback也將跟大家見面,可以期待一下。
最后看看一汽豐田,其電動化車型銷量超18.5萬臺,占比49%;TNGA-K平臺以上高端車型銷量超22.6萬臺,占比60%。這樣的市場表現,絕對算得上“合資新力量”。當然,與其他合資品牌一樣,一豐銷量的走高離不開終端讓利。以RAV4榮放為例,部分地區入門價直接來到了12萬元級,是不是非常有吸引力。未來,一豐如果想要持續高增長,新能源的增量很關鍵。
小結一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尤其是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達到了64%,較去年同期增長7.5個百分點。市場的天秤已經發生傾斜,接下來就看合資如何破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