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轟炸機在中彈后,飛行員已經跳傘的情況下,坐在機尾看不見前面的尾炮手應該怎么辦呢?
似乎擺在它面前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跟著跳傘。但他并沒有這么做,而是最終把飛機開了回去,這一帶有傳奇色彩的事件就發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蘇德戰場。在戰爭初期,德國通過巴巴羅薩行動給蘇聯空軍造成了近乎于毀滅性的打擊,為了能夠迅速恢復空軍的戰斗力,蘇聯只能從美國租借飛機。于是通過相關的租借計劃,蘇聯從美國軍方處獲得了數千架的A-20轟炸機。
A-20可以說是一架相當人性化的飛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飛行員通常要面對一個窘境,那就是跳傘。一旦飛機被擊中受損,需要跳傘的時候,飛行員必須要控制飛機保持穩定,讓其他機組成員先跳,而當別人跳完了,輪到自己跳的時候,因為飛機失去了操控,極易發生飛行姿態的變化,從而導致跳傘的飛行員撞在飛機高聳的尾翼之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20設計的時候在飛機尾炮手的座位處安裝了一套輔助控制系統。
說是輔助控制系統,但實際上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這套輔助系統包括一根操縱桿、兩個方向舵和一個油門弧座。
當飛機受損,飛行員可以先行跳傘,由尾炮手操作這套系統穩住飛機,之后再從座位下方的逃生口跳傘,這樣一來,大家的跳傘安全就都有了保障。正是這套特別的設計,為后來的傳奇事件埋下了伏筆。1943年8月4日,蘇聯第16航空集團軍奉命對西撤的德國國防軍進行攻擊,于是三個A-20轟炸機團起飛參與作戰,在作戰期間,一架A-20轟炸機被地面高炮盯上,一枚炮彈險些擊中飛機,在飛機駕駛艙附近爆炸。
雖說沒有直接擊中飛機,但還是給飛機的駕駛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而且該架飛機的駕駛員波谷丁少尉也因沖擊而受傷。
接下來波谷丁少尉的行動可謂十分迅速,他將飛機狀況通報給了機組成員,然后直接跳了傘。此時的機組成員可謂是大為震驚,在后來的回憶中,他們一致認為當時波谷丁少尉是被炸蒙了,因為當時跳傘的位置屬于德國占領區,落地后的情況可想而知。不過此時不容他們多想,必須馬上拿個主意。
此時飛機上還剩三個人,一個位于機鼻位置的領航員和兩個位于機尾位置的尾炮手。
說是兩個尾炮手,但其實一個是尾炮手,另一個是無線電操作員,原本這兩項工作應該由一人擔任,但因為找不到同時掌握兩項技能的人,所以這里就勉強塞了兩個人?,F在怎么辦?跟著飛行員一起跳傘嗎?三個人都不愿意,畢竟他們在德國占領區,而且還在一直朝著德國人飛。于是位于機尾的無線電操作員卡拉斯就詢問機鼻位置的領航員是否能夠看到飛機前方的情況,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他決定利用機尾的輔助控制系統把飛機開回去。
這無疑是一項大膽的決定,因為尾炮手的位置不僅位于機尾,而且是背對機頭的,完全看不見前面的情況。
就這樣,領航員當眼睛,尾炮手操控飛機,竟然真的把飛機開回去了,而且在卡拉斯完全看不見飛機與地面距離的情況下實現了安全著陸。最為驚險的是,在飛機返航的過程中還遭遇了德國飛機的阻擊,尾炮手在還擊的過程中還擊落了兩架敵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