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充分把握好項目建設進入黃金期的有利時機,督促施工單位加大人員、材料、機械的投入,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7月9日,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發改局負責人在現場推進省重點項目光坑水庫施工進度時說,目前水庫基本完成右岸壩肩土石方開挖和施工項目部建設工作,支付資金5945.14萬元。
“總投資約4億元的永定區光坑水庫是國債水利項目,建設工期3年。建成后,日可供水3.2萬噸,恢復灌溉面積135畝,通過水庫削峰控泄提高城區防洪標準。”據介紹,2023年以來,永定區爭取增發國債水利項目11個、獲得補助資金2.52億元,位居全市前列。除光坑水庫正在按時序推進之外,其它10個項目已在今年初完工驗收,比往年同類項目縮短工期3個月以上。永定區這些國債水利項目涵蓋山洪溝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防洪工程建設、新建水庫工程等領域,對永定防洪減災、灌溉農田、流域生態等方面發揮著國債資金最大效益,為興水惠民增添了新動能。
國債項目事關民生福祉、發展大局。永定區發改局抓住增發國債政策機遇,聚焦水利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強化項目謀劃和項目儲備工作,主動縱向對接橫向溝通并積極申報項目,全周期管理、全流程推動、全要素保障,主動解決項目申報和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強力推進國債水利項目快建設、見實效。
在實施過程中,區水利局充分發揮監督管理的主導作用,做到項目化推進、清單式調度、臺賬式管理。同時,堅持以生態方式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復河灘、修復河岸,注重加強水系連通,促進水體流動,改善水體環境,提高河道綜合整治水平。
根據永定河、金豐溪、撫溪河流現狀,永定區圍繞城區、景區、工業園區等重點部位,因地制宜對9個河道治理項目實施“一河一策”,在涉及項目的9個鄉鎮28個建制村,治理河長39.45公里,建成了一批分布城鄉的“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安全、生態”的河流生態走廊。此外,防洪減災體系更為完善,提高了區域的防洪標準。“項目所在區域防洪標準,大部分由不足3年一遇、5年一遇等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排澇標準,由不足3年一遇提高到3年一遇和5年一遇,保護人口約3萬人,保護農田約6000畝。”區水利局負責人說。
永定區還把實施黃崗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作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務民生的重要舉措來抓,利用爭取到的增發國債水利資金,對灌區涉及的高陂、培豐鎮7個灌片20個建制村實施渠道改管、防滲加固、渠道疏浚7.8公里,保證骨干渠系能安全高效運行,完善灌區用水量測設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及管理水平。
“黃崗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項目于2024年12月30日完工驗收,灌區恢復灌溉面積0.3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64萬畝,改善排澇面積0.31萬畝,年新增節水能力101.31萬立方米。”據區發改局測算,灌區預計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03.35萬公斤,年灌溉增產效益為121.39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8.27元,既提高灌區農業生產、農村生態用水的水量水質,又保障灌片糧食安全。
(劉永良 丨編輯: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胡美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