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猜測,國產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很可能就要于近期服役了,其將是中國首款在綜合技術水平方面足以媲美美國“超級航母”的產物。不過,在已然吃透尖端的電磁彈射技術、特別是足以將其“玩出花”的情況下,值得我們關注和期待的對象,又何止是國產航母“福建艦”?同樣搭載了電磁彈射器且有著“全球首創”意義的另一款軍艦,即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四川艦”,亦是個不容忽視的對象。如今,這艘排水量4萬余噸的巨艦,也出現了某些新的動向。
下水儀式上的“四川艦”
從國內社交平臺上流出的照片來看,于去年12月27日成功下水的“四川艦”,已在船廠碼頭泊位上停靠了大半年,應該是在進行剩余的外舾和內舾工作。而照片中不尋常的一點在于,“四川艦”的飛行甲板上,插上了大量的紅色旗子,應該是繞著甲板四周所布置的。通常來說,這種現象多出現于3種場景下,即一款新型艦船的下水儀式、首次出海進行測試和交付儀式。由此便可推測出,“四川艦”很有可能將迎來自己的首輪海試。
“四川艦”再度插滿旗
回想國產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在開啟首次海試之前,完成了電磁彈射器的全部安裝工作,即是以“飛行甲板上沒有工棚”的方式啟動海試。故我們有理由相信,“四川艦”開展首次海試之前,大概率也要先完成電磁彈射器的安裝,在拆除甲板上的工棚后再出海。而現在,雖然該艦飛行甲板上的白色工棚仍在,但既然已經插滿旗,恐說明電磁彈射器的安裝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不日便可完成相關工作并拆除工棚。
“四川艦”有著所有準航母中最強的航空戰力
不夸張地說,相比起“福建艦”,“四川艦”受外界關注的程度,甚至可能還要高一些。基本上,在全球所有的兩棲攻擊艦和戰略投送艦等準航母構型軍艦中,“四川艦”憑借一部電磁彈射器,可謂是有著最為強大的海上航空作戰能力,其甚至有望在固定翼艦載機的放飛效率方面,超越一些采用滑躍放飛方式的中型和輕型航母。對于中國海軍來說,“四川艦”是一種“強化了航空戰力的兩棲攻擊艦”;但對于全球諸多其他國家的海軍來說,“四川艦”就是不折不扣的“具備人員和裝備投送能力的航空母艦”。
“四川艦”有著所有準航母中最強的航空戰力
至于說為何“四川艦”下水了大半年后,才似乎將要迎來自己的首輪海試,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正如剛才提到的那樣,新型艦艇下水后,仍有大量的內舾和外舾工作要完成,不能急于開展海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則在于,需要讓下水后的新艦艇,“適應與船塢內截然不同的力學形態”。
新造艦艇需要適應不同的力學形態
如果說艦艇在船塢內是處于硬托舉狀態,那下水后就是由水在對其實施軟托舉,兩種狀態所帶來的應力有所不同,需要新艦艇的艦體各部位、特別是諸如焊接點和鉚接點等關鍵位置去慢慢適應。在這一過程中,艦體的一些部位會出現肉眼難以輕易發現的變形,這都是正常現象,即新艦艇對不同力學形態的適應過程。待相關變形結束,也就是艦體狀態完全穩定下來之后,才是開啟海試工作之時。
下水儀式上的“四川艦”
如今看來,既然“四川艦”的飛行甲板上已插滿旗子,或說明其艦體狀態已基本穩定,具備了開展首次海試的條件。這艘搭載了電磁彈射器和采用頗為別致的雙艦島構型的4萬噸巨艦,究竟會在海上航行過程中,給我們帶來哪些新的沖擊,答案大概很快就會出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