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朝鮮出兵援俄之后,俄羅斯近期似乎又迎來了第二個幫手。
日前,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援引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 (HUR) 消息稱:俄羅斯正在試圖拉攏老撾派兵協助其在俄烏前線的軍事行動,而且是到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庫爾斯克地區,跟俄軍一塊兒搞協助作戰。
【烏克蘭媒體報道截圖】
烏軍透露稱,莫斯科正在以協助開展排雷行動為理由,組織派遣一支由老撾人民武裝力量組成的聯合工程兵部隊,前往俄羅斯庫爾斯克州。據報道,老撾當局已同意派遣最多50名工程師支援俄羅斯的行動。
此外,該報道還表示老撾還將為受傷的俄羅斯士兵提供免費康復服務。HUR稱:“俄羅斯打著人道主義的旗號,試圖使外國軍事特遣隊在其領土上的存在合法化,實際上是利用他們向烏克蘭發動戰爭”。
烏克蘭方面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這個過程實在是太過“熟悉”了。
之前俄羅斯招募朝鮮軍隊前往俄烏前線時,基本上也是這個流程:先讓朝鮮派技術人員協助頓巴斯重建;再轉入提供武器彈藥;緊接著是特種部隊秘密參戰;然后大規模派出炮兵部隊;最終,烏克蘭方面稱如今3萬朝鮮軍人準備直接在夏秋攻勢中登場。頗有點兒“溫水煮青蛙”的意思。
而現在,烏克蘭表示,俄羅斯對老撾的做法幾乎是如出一轍,先用“工程兵”“排雷”“醫療援助”等名義鋪路,接下來很可能就是提供軍事裝備,與老撾達成協議派出精銳部隊赴俄。
俄羅斯尋求外援支持并不令人意外,畢竟僅靠俄方自己以及朝鮮和白俄羅斯的有限支援,很難長期應對西方集團支持下的烏克蘭。因此,它試圖拉攏更多“非西方陣營”國家參戰,以分散壓力、擴大影響。
【紹伊古稱俄羅斯與老撾是戰略伙伴關系】
但話又說回來,俄羅斯周邊有能力為其提供幫助的國家也不在少數,俄羅斯為什么單單“看上”了老撾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俄羅斯與老撾的合作基礎夠深。此前,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就曾明確表示:俄羅斯與老撾的關系具有戰略伙伴關系性質。尤其是在軍事層面,俄羅斯可以說是直接參與了老撾軍隊的訓練過程。
在2023年的時候,俄羅斯就幫助老撾訓練了快速反應部隊,并且還為其配發了AK-12突擊步槍等俄式標準裝備,雙方還定期舉行“泥土之下”軍事演習。如今的老撾精銳部隊可以說是滿滿的“俄羅斯風格”,換句話說,俄羅斯已經深度嵌入了老撾的軍隊體系。
另一方面,老撾也“有求”于俄羅斯。老撾近年來經濟狀況不佳,通貨膨脹嚴重,物價翻倍,大量人口外流,財政捉襟見肘。為了生存,老撾只能四處尋找“金主”,而俄羅斯提供的援助、訓練和軍火折價銷售,對老撾而言極具誘惑。
雖然說俄羅斯與其他國家有軍事合作,與我們沒有太大關系,但俄羅斯執意拉老撾進入俄烏沖突“這趟渾水”的性質可就不一樣了。
我們都知道,老撾是中國的傳統友好鄰邦,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一,中老鐵路、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正如火如荼。如今老撾若被拖入俄烏戰局,不僅有可能使中老合作面臨地緣風險,還將成為西方攻擊中國的“靶子”。
【俄羅斯與老撾軍事合作密切】
可以預見,一旦老撾軍援俄羅斯的說法被坐實,西方媒體就會對此大肆炒作,一些過分言論,諸如:“你看,中國的鄰國都去幫俄羅斯打仗了,是不是中國在背后操縱?”可能會層出不窮。中國會硬生生被拖進這場沖突的“灰色地帶”。
更重要的是,一旦老撾介入過深,中國在中南半島的戰略穩定將受到干擾。畢竟,老撾夾在中泰越三國之間,一旦成為“代理戰場”,將嚴重擾亂區域秩序。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國與國之間的沖突從來不只是軍人與槍炮的對抗,更多的還是國家意志、地緣關系、戰略算計的對沖。今天是朝鮮,明天是老撾,后天可能還有別人,而每一個被拖下水的國家,最終都可能會成為這場博弈的犧牲品。
對中國來說,我們不參與、不拱火、不站隊,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置身事外。我們必須清醒地看清一個現實:俄烏沖突仍在繼續,但我們不能允許這場遠方的戰火,燒到我們的“家門口”。
因此我們必須要提前布局,比如可以在尊重老撾主權前提下,通過多邊平臺、雙邊機制與其加強對話,明確風險,防止其誤判形勢或被外部裹挾。
無論如何,中國周邊局勢不能亂。俄羅斯急需支援我們可以理解,但中國的周邊,不能再有國家卷入到沖突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