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生活需要激情,音樂需要搖滾”“太炸了”“南寧人獨有的松弛感”……近段時間,南寧橋洞音樂會刷屏不少年輕人的朋友圈,收獲眾多好評。其實,類似的戶外音樂會,在南寧并不少見,在碼頭、江邊、草坪、廣場、大街小巷,你都可能遇到。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自發圍攏的聽眾,賦予了這座城市獨有的浪漫和魅力。連日來,南國早報記者走近這些都市音樂人,聆聽他們堅持開展戶外音樂會背后的故事。
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成就了刷屏朋友圈的“南寧橋洞音樂會”:在橋面與道路中間的夾層里,雨水從橋頂縫隙滴落,打濕了舞臺和眾人的頭發,卻澆不滅在場者高漲的熱情。“邕”有音樂,別樣浪漫。在南寧,從三街兩巷到亭子碼頭,從民歌湖到橋洞下,處處都是音樂人的舞臺,醫生、白領、大學生、司機……褪去白天的身份,他們用搖滾樂重新定義城市夜生活。
橋洞音樂派對意外走紅
5月18日,一場暴雨改寫了南寧戶外音樂會的地圖。原定在綠地中央廣場舉辦的戶外搖滾派對,臨時轉移至附近一處橋洞,這個橋洞位于東葛路橫跨金湖北路的橋梁夾層中。誰也沒想到,這個應急之舉竟有意外之喜——300多名樂迷將8人編制的樂隊圍在中央,橋洞天然的混響效果讓長號、小號和小提琴的音色格外動人。
“無心插柳柳成蔭。”戀子作為派對活動組織者之一,對當晚的效果驚喜不已。這名因《樂隊的夏天》愛上搖滾的年輕人,帶著一群樂迷朋友策劃了這場派對。盡管首場遭遇暴雨,但大家的熱情讓她看到了希望。一周后,借著南丹音樂節的熱度,他們舉辦了第二場“前夜派對”,現場來了1800人。
6月21日的第三場演出,戀子和她的團隊特意邀請了南寧本地原創樂隊。舞臺上,主唱扯著嘶啞的嗓音,吉他手奮力撥弦,臺下觀眾跟著節奏甩頭、跳躍,這種零距離互動吸引3000多人到場。
城市新名片打動外地樂隊
“太燃了”“讓我們感受了不一樣的搖滾音樂”……社交平臺上,南寧樂迷們的評價讓橋洞音樂派對迅速走紅。樂迷蒙瑩告訴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她很喜歡這種形式,有地下搖滾的味兒,觀眾反響也好,“希望未來有更多類似的專業團隊進來,形成良性競爭,推動新的演出形式出現,豐富大家的文娛生活”。
樂迷“波波”經常在天橋下徘徊,每每經過,都會拍下橋洞的照片,分享至派對音樂群。他還自發與朋友手繪了地圖,告訴大家橋洞搖滾派對的位置,空閑時約上樂友去橋洞里進行路演。
戀子說,橋洞搖滾派對走紅后,柳州、桂林甚至福建的樂隊都聯系過他們,表示想來南寧演出。7月19日,他們即將迎來第四場演出。她期盼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全國都知道,廣西有一群熱愛搖滾的人。
南寧戶外音樂會多點開花
其實,橋洞音樂派對只是南寧戶外音樂會的一個縮影。“當夜色浸染亭子碼頭燈塔的彩衣,草坪上我們為你唱著愛有多美麗……”7月5日傍晚,亭子碼頭燈光亮起,流光溢彩之下,“時光”樂隊向觀眾唱起自己的原創歌曲《亭子碼頭》,歡快的曲調引來不少觀眾駐足傾聽。
7月6日晚,民歌湖畔的吉他聲動人心弦。剛下班的醫生趙劍鋒摘下聽診器,背上吉他匯入人潮。作為“橘子森林”樂隊的成員,他和伙伴們用《紅色高跟鞋》《你要跳舞嗎》等歌曲,讓現場化作沸騰的海洋。
轉角就能遇到的戶外音樂會,在南寧已成常態。三街兩巷的騎樓下、民生碼頭的江風中、露營基地的草地上,甚至橋洞的穹頂間,都回蕩著搖滾的聲浪。蒙瑩說,這些無需門票、不設界限的演出,讓音樂成為探索城市的新方式。
“這是音樂人與觀眾的雙向奔赴。”資深音樂人文歌告訴記者,自己2016年就開始路演。在他看來,戶外音樂派對的魔力在于它的純粹——樂手能盡情釋放才華,觀眾則能在晚風與音樂中卸下壓力,“和歌手一起吹著燥熱的風,迎著城市的璀璨燈火,在音樂聲中社交、互動,相當輕松愉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