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祖寶尊彝”7字。
羊首曲柄青銅短劍
商代
長30.2cm,刃鋒長18.6cm,柄長11.6cm
出土地點(diǎn):河北秦皇島市青龍縣抄道溝村
收藏單位: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該短劍造型非常精美,器柄端鑄羊首,雙角向后卷曲,額下有環(huán)扣,羊雙眼,鼻孔,角上原嵌綠松石,一部分脫落。
西周
高22.1cm
出土地點(diǎn):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M251
收藏單位:首都博物館
該器物紋飾豐富,有獸首、渦紋、卷體龍紋,腹部有獸面紋、倒立狀夔龍紋,圈足上飾夔紋和渦紋,方座四面飾獸面紋、長冠鳳鳥紋。器內(nèi)底鑄有銘文“
伯丂(kǎo)庚
西周
通高12.1cm,口徑17.4cm
出土地點(diǎn):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M251
收藏地點(diǎn):首都博物館
器內(nèi)底鑄有銘文“伯丂庚作寶彝”。推測該簋為燕國某位名為“伯丂庚”的貴族所有,對于研究西周時期的文字、語法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作寶彝卣(yǒu)
西周
通高34.0cm,口徑13.3cm
出土地點(diǎn):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M253
收藏單位:首都博物館
此卣造型優(yōu)美,裝飾華麗,是西周早期青銅器的典型代表,卣蓋內(nèi)及器身內(nèi)底各鑄有相同的銘文“作寶彝”三字。
跪射武士俑
通高122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二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蹲腰則身不動,坐胯而臀不顯”,跪射俑左膝正對靶標(biāo),雙足與右膝抵地構(gòu)成穩(wěn)定的三角形,這說明秦步兵的跪射動作已規(guī)范化。
高級鎧甲軍吏俑
通高196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高級軍吏俑也俗稱將軍俑,是秦兵馬俑坑中級別最高的將領(lǐng)。秦俑坑出土的高級鎧甲軍吏俑均身穿雙層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頭戴鹖冠,最外層鎧甲下面甚至有包邊。
戰(zhàn)袍武士俑
通高190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二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此件俑屬步兵俑中的輕裝步兵俑,輕裝步兵均不穿鎧甲,多數(shù)背負(fù)矢箙、手持弓弩,少數(shù)手持戈、矛等長兵器。此類俑多位于軍陣的前鋒及陣表,其行動輕捷,便于奇襲。
鎧甲武士俑
通高187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鎧甲武士俑屬于重裝步兵俑中的介幘鎧甲俑。該俑多位于陣形中的主體部位,是與敵作戰(zhàn)的中堅(jiān)力量。
青銅長劍
通長92.9cm,劍身長75.0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劍身修長,呈柳葉形。與前代的劍相比,兵馬俑坑的劍劍身窄狹而長,穿刺力更強(qiáng),標(biāo)志著秦劍的制作已達(dá)到了相當(dāng)高的水平。
銅鈹
通長35.4cm,鈹身24.2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鈹身有銘文“十九年寺工邦工目”。銅鈹?shù)谋话?米多,鈹和矛一樣是長柄刺兵,但較矛頭長而鋒利,是一種殺傷力更強(qiáng)的刺兵。
銅矛
通長17.5cm,葉長12.0cm,寬3.7cm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說骹上有“寺工”二字。矛由矛頭、柄(柲)、鐓三部分組成。秦俑坑的矛出土于步兵俑與戰(zhàn)車遺跡附近,是步兵、車兵的格斗武器,目前在騎兵俑的隊(duì)列中尚未發(fā)現(xiàn)。
旬邑權(quán)
高6.5cm,口徑8.3cm,底徑9.5cm
收藏單位:天津博物館
權(quán)八角棱體,器頂口有一長方形橫梁,橫梁左右兩側(cè)有陽文篆書“旬邑”。權(quán)體八面,刻有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詔書,秦始皇詔書:“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皆明壹之。”秦二世詔書:“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使毋疑。”
初元三年上林共府升
西漢
高4.5cm,口徑9.2cm
收藏單位:天津博物館
量器,整體呈圓筒形,器壁厚度均勻,表面可見鑄造接縫痕跡。外壁刻銘文4行22字:“上林共(供)府,初元三年受瑯琊。容一升,重斤二兩,工師駢造。”
青銅鴻雁
長48.0cm,寬29.0cm,高20.0cm;重15kg
出土地點(diǎn):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
收藏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本件青銅鴻雁呈鳧游姿,頭頸呈“S”形平舉,喙扁平,雁尾部的右翅尾壓左翅尾,造型渾圓豐滿,形象寫實(shí)再現(xiàn)了秦代苑囿中雁類棲水而居的生動畫面。
青銅羽人
通高15.3cm
出土地點(diǎn):陜西西安市未央?yún)^(qū)漢城鄉(xiāng)南玉豐村
收藏單位:西安博物院
羽人呈跽坐姿,背部有卷云紋雙翅,雙手呈抱方形器物狀,兩膝蓋間有一半圓形豎洞,底部有一小孔,是為固定所抱器物用的。
劉氏壺
西漢
高31.5cm,口徑11.8cm,底徑13.1cm
收藏單位:天津博物院
說明:壺外壁有銘文11字“劉氏容二升重十九斤十兩”。
帶蓋,蓋中心處有一鈕。兩肩獸面鋪首銜著活絡(luò)提梁,器腹部有四道隆起弦紋,壺外壁有銘文11字:“劉氏容二升重十九斤十兩”。
“千秋萬歲 與地毋極”瓦當(dāng)
直徑15.8cm
出土地點(diǎn):陜西省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
收藏單位:西安博物院
“千秋萬歲”是天長地久之意,“毋”與“無”相通,“與地”即法地,也就是說行事要順循大地育萬物的自然法則,才能天長地久。
信息自秦皇島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