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知名演員馬景濤
在直播時突發低血糖昏迷,送醫搶救才脫險
▲往期報道
38歲的網紅楊奇娜也因突發低血糖離世
其社交賬號前一天還在更新農活視頻
▲往期報道
這個夏季
低血糖正化身“隱形殺手”頻繁作案!
夏季低血糖急診量增加30%
注意這些信號
寧德72歲的陳伯(化名)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堅持了十年的晨練習慣,差點成了“催命符”。
今年6月的一個清晨,他像往常一樣喝完牛奶、注射胰島素后出門運動。沒想到在公園活動半小時后,突然頭暈、乏力、意識模糊,眼前發黑栽倒在地。路人撥打120送至寧德市閩東醫院救治時,他的血糖已暴跌至1.8mmol/L(正常值3.9-6.1mmol/L),處于嚴重低血糖昏迷狀態。經過靜脈推注葡萄糖,他的癥狀得到緩解。
急診醫生解釋,陳伯晨練前只喝牛奶未吃主食,注射胰島素后在高溫下暴汗運動,胰島素吸收加快,血糖迅速下降,導致了嚴重缺氧。
(網絡圖,由豆包AI生成)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夏季低血糖發生率較其他季節高15%~20%。據閩東醫院不完全統計,該院夏季低血糖急診量比冬季增加約30%,其中超過60%的病例與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使用不當有關。
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寧德市閩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蔡奕琪提醒,夏季低血糖高發的背后原因主要有:
1.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
高溫環境下,人體通過出汗散熱,糖原分解加速,若未及時補充能量,易引發低血糖。
2.飲食不規律
夏季食欲下降,漏餐或主食攝入不足(如減肥人群)。
冷飲(如含糖飲料)可能短期升高血糖,但隨后引發胰島素過度分泌,導致反應性低血糖。
3.藥物調整不及時
糖尿病患者夏季胰島素敏感性可能提高,若未在醫生指導下減少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劑量,易引發藥物性低血糖。
4.高溫與脫水
脫水可能導致血液濃縮,血糖暫時性升高,誤導患者追加降糖藥,最終誘發低血糖。
如何預防與應對
蔡奕琪表示,糖尿病患者、減肥人群、飲食不規律者及高強度勞動者均為高危人群。
日常如何預防低血糖?蔡奕琪建議,應規律飲食,科學補水。避免空腹外出,隨身攜帶小零食(如餅干、糖果);選擇常溫淡鹽水或無糖電解質飲料,避免大量飲用冰鎮含糖飲料。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夏季定期監測血糖,尤其運動前后;咨詢醫生調整藥物劑量(如胰島素可減少10%~20%); 避免在正午高溫時段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
老年人、肝腎功能異常者等高危人群,要避免過度節食,保證碳水化合物攝入。高胰島素血癥或胰島細胞瘤患者則需積極進行內分泌專科檢查,明確病因并治療。
緊急處理方法
輕度低血糖(心慌、出汗):立即進食15g快糖(如4片葡萄糖片、半杯果汁),15分鐘后復測血糖。
嚴重低血糖(意識模糊):家屬或旁人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側臥防止窒息,切勿強行喂食。
蔡奕琪提醒,夏季低血糖與高溫代謝、飲食及藥物管理不當密切相關。通過科學補糖、合理調整生活習慣和藥物劑量,可有效降低風險。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應提高警惕,隨身攜帶應急糖塊,并及時就醫排查原因。
更多用藥問題
可以上“福建衛生報健康+”小程序
1V1免費咨詢三甲醫院藥師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張帥
通訊員:劉瀟靈
編輯:李子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