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的兩名飛行員在拉賈斯坦邦最新發生的“美洲虎”戰機墜毀事故中喪生,這引發了人們對印度老舊核攻擊機隊以及該國進展緩慢的戰機現代化計劃的迫切質疑——周三下午,兩名經驗豐富的印度空軍飛行員駕駛的“美洲虎”教練戰斗機在拉賈斯坦邦丘魯地區附近的一片農田中墜毀,不幸身亡。這一事件凸顯了印度這支非常老舊機隊在執行任務時持續存在不斷的飛行風險。
這是印度空軍今年發生的第三起“美洲虎”戰機墜毀事故。此前在3月,安巴拉附近發生了一起;4月,賈姆訥格爾附近又發生了一起。這些事故進一步凸顯了印度老式“美洲虎”戰機隊日益嚴重的技術脆弱性。
印度空軍在其官方X賬號上鄭重確認:“一架印度空軍‘美洲虎’教練機今日在拉賈斯坦邦丘魯附近執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發生事故墜毀。兩名飛行員在事故中受致命傷。目前尚無民用財產受損的報告。”在隨后的聲明中,印度空軍表示“對飛行員的不幸遇難深感遺憾”,并已成立高級調查法庭以查明這起致命事故的原因。
據全球知名的航空安全網(Aviation Safety Network)數據,過去十年間,至少有12架“美洲虎”戰機墜毀,這清晰地提醒著人們——要讓這些冷戰時期制造的戰機繼續服役面臨著諸多挑戰。
“美洲虎”戰機最初于1979年加入印度空軍,當時的交易金額為10億美元。盡管歷經四十年的飛行磨損,但其作為印度空中核打擊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無法完全退役。
“美洲虎”戰機設計為低空飛行的超音速攻擊機,其雙發發動機和常規后掠翼設計,曾讓印度空軍在戰術對地攻擊和縱深突防任務(包括核投放任務)中占據優勢。英國、法國、阿曼、厄瓜多爾,甚至非洲尼日利亞等曾經裝備“美洲虎”戰機的國家都早已將其退役,許多機身如今被存放在博物館中,而印度仍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該型戰機的國家……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印度買辦采購工作的延誤以及印度空軍戰斗機中隊數量的持續短缺——從國會批準的42.5個飛行中隊縮減至如今僅30個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國產替代計劃的停滯不前進一步則加劇了其作戰飛機的短缺問題。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的“光輝”Mk2戰機曾被設想為取代老舊的“美洲虎”和米格-21“野牛”戰機的主力,但該機型不斷面臨時間線延誤和研發瓶頸,這讓印度空軍的規劃者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旨在引進114架現代化戰機、耗資超過180億美元的多用途戰斗機(MRFA)采購計劃,仍停留在征求建議書階段。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盡管“美洲虎”戰機的機身已服役超過45年,日益老舊,但因其具備攜帶核彈頭的獨特能力,對于印度的二次打擊能力而言仍不可或缺。
法國達索航空(1971年收購了布雷蓋公司)指出,“美洲虎”戰機是兩國之間的首個聯合戰斗機項目——由英國飛機公司和法國布雷蓋公司聯合研發,以滿足冷戰時期英國皇家空軍和法國空軍的戰術需求。
盡管“美洲虎”最初被構想為一款先進噴氣式教練機,但在20世紀60年代不斷增長的作戰需求下,它變成了一款強大的戰術攻擊平臺,能夠進行超音速沖刺、低空突防和執行有限的核打擊任務。
“美洲虎”戰機于1968年首飛,其雙“阿杜爾”發動機以現代標準來看早已動力不足,但其30毫米機炮、7個武器掛點以及1.6馬赫的最高速度在其鼎盛時期還是具備相當不錯的性能。
在其服役歷史中,“美洲虎”戰機在多個戰區參與過行動——從毛里塔尼亞、乍得到伊拉克和波斯尼亞。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法兩國空軍退役該機型之前,它還曾作為兩國隨時可用的核投放系統。
1978年,印度與英國敲定了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1979年從英國皇家空軍接收了首批“美洲虎”戰機,隨后到1981年又接收了40架英國專門制造的該型戰機。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隨后根據SEPECAT的技術轉讓協議,獲得許可生產了超過120架“美洲虎”戰機,使該機型一直服役到21世紀初。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24年軍事平衡》報告,印度空軍目前仍有約115架“美洲虎”戰機在役,包括28架“美洲虎”IB教練機、79架“美洲虎”IS單座攻擊機和8架“美洲虎”IM海上型戰機。
數十年來,印度投入了大量資源,通過一系列升級來延長“美洲虎”戰機的使用壽命。目前,約60架機身正在進行DARINIII標準改裝,整合了現代化的以色列EL/M-2032雷達、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和美國AIM-9L“響尾蛇”導彈,旨在使該機隊至少保持到2035年仍具備作戰能力。
然而,其余較老舊的“美洲虎”戰機預計將在2027-2028年開始退役,而完全退役可能要到2040年——前提是印度更廣泛的戰機替換計劃不再出現延誤。
從更大的地區背景來看,印度空軍對“美洲虎”戰機的依賴充分說明了南亞不斷演變的核威懾動態。隨著巴基斯坦持續對其F-16機隊進行現代化改造,并引進新型殲-10C和配備遠程PL-15導彈的JF-17 Block III戰機,印度維持其三位一體核力量的戰略必要性從未如此迫切。
事實上,在印度最近的“辛杜爾行動”中的空對地打擊之后,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美洲虎”戰機可能承擔了遠程攔截任務,目標是巴基斯坦空軍設施,這表明即使服役四十年后,它們仍具有威懾價值。
然而,這種“堅持”是有代價的。每一次墜機都在不斷削弱印度空軍本已緊張的作戰機隊,并引發了關于飛行員安全、機身疲勞以及將冷戰時期的設計延續到21世紀第三個十年是否明智的尖銳問題。
在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光輝”Mk2、“陣風”戰機以及前景不明的MRFA計劃形成足夠規模之前,印度可能別無選擇,只能讓其老舊的“美洲虎”戰機執行那些在設計時從未想過要在這么晚的時候去執行的任務。
兩名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和一架戰機的損失,慘痛地提醒著人們,推遲機隊更新換代的代價不僅僅體現在預算上。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巴基斯坦空軍不斷推進尖端的4.5代和5代戰機計劃,印度對近乎陳舊的攻擊機隊的持續依賴,在該地區高風險的力量平衡中顯得尤為突出。
最近的這起墜機事故不僅僅是一場悲慘的意外,它更是一個警示信號,揭示了印度戰機現代化路線圖中的漏洞。目前來看,“美洲虎”戰機那獨特的轟鳴聲至少在未來十年內仍將是印度空軍基地的一大特色,但每一次飛行都承載著一個嚴峻的現實:印度的空中威懾力依賴于讓老舊的戰機去完成新的任務,而新型戰機卻仍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