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中央特科的傳奇特工。
2001年,江蘇宜興一位86歲的退休老人姚子健,在家人的陪同下走進北京一處普通住宅。
當房門打開,迎接他的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中共傳奇情報員沈安娜。兩位素未謀面的老人雙手緊握,一段被歷史塵埃覆蓋的往事緩緩展開。
當沈安娜說出“老哥哥,你當年就是中央特科的情報員”時,姚子健的眼睛瞬間濕潤了。
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時隔67年才知道,自己年輕時在國民黨機關里的“兼職”,竟是中國情報史上赫赫有名的中央特科工作。
1934年春天,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陸地測量總局迎來了一位新職員。19歲的姚子健穿著筆挺的制服,安靜地坐在制圖科第四股的辦公室里,手中的畫筆在軍用地圖上精準游走。
沒人想到,這個看似文弱的江蘇青年,已在幾個月前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即將開啟一段驚心動魄的諜報生涯。
姚子健的“潛伏”起點充滿偶然。1933年,因參加抗日學潮被解散學校的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南京國民黨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的招生廣告:“一切免費”四個字吸引了這個貧寒學子。
他選擇印刷專業時單純想著“搞革命宣傳需要印刷”,卻不知命運之手已將他推向歷史的前臺。
在測量總局工作不到一年,姚子健做了個令人費解的決定:以“眼疾”為由申請調崗。真實原因只有地下聯絡人舒曰信知道:新崗位能接觸標著“機密”和“絕密”的五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比例軍用地圖。
當國民黨部隊派人領取某地區地圖時,姚子健就明白:軍事行動要開始了。他不動聲色地抽出一張相同地圖,記錄下部隊番號,這些情報將成為紅軍反“圍剿”的千里眼。
每周六傍晚,南京火車站總會出現一個穿國民黨軍裝的年輕人,手提棕色小皮箱匆匆登上去上海的列車。箱底藏著絕密軍用地圖,上面蓋著書本和衣物作掩護。
軍警見到制服從不檢查,姚子健就這樣把國軍的機密裝進了行李箱。
周日清晨抵滬后,他直奔接頭點:舒曰信夫婦居住的亭子間。遞出地圖時,兩人極少交談。
有次姚子健瞥見屋里坐著位“西裝革履的男青年”,舒曰信只簡單介紹:“這是李先生。”這位神秘人正是日后中共情報戰線的骨干華明之,而當時兩人都不知道對方身份。
情報傳遞如同刀尖跳舞。姚子健曾遭遇特務臨檢,因鎮定出示證件才化險為夷。他提供的江西地圖,讓紅軍在反“圍剿”中如虎添翼;他記錄的部隊番號,為長征提供了關鍵敵情。
1937年淞滬會戰后,南京岌岌可危。舒曰信夫婦突然調離,姚子健隨測量局撤往武昌。在漢口碼頭的人流中,他與新聯絡人“熊先生”接上頭。兩人每次見面只談工作,連對方真名都互不知曉。
這種“斷線風箏”式的工作狀態,為日后的身份之謎埋下伏筆。
1938年春,姚子健做出人生重要抉擇:申請上前線。經組織安排,他告別潛伏四年的國民黨機關,假稱“探親”赴香港加入八路軍情報站。
離港赴延安前,傳奇情報負責人潘漢年交給他兩張紙條,寫著:“姚子健有抗日熱情,已經為黨工作多年”,落款化名“小開”。
這兩張紙條成為姚子健的“護身符”。抵達延安后,他分別將紙條交給中央組織部部長陳云和抗大校長林彪,結束了驚心動魄的地下生涯。
此后他輾轉各根據地,新中國成立后任職電子工業部,1982年離休。那段潛伏歲月被塵封在記憶深處,連他自己都淡忘了。
2001年初春的北京,85歲的沈安娜受邀講述隱蔽戰線歷史。聽眾席中有位中年人越聽越驚:姚一群發現,父親姚子健常念叨的“舒曰信、沈伊娜”,竟在故事里反復出現。
“爸,您認識沈安娜嗎?”當晚的詢問讓姚子健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顫:“沈伊娜的妹妹?她還活著?”這次對話促成兩位老人的世紀會面。當姚子健走進沈安娜家,發現她丈夫華明之正是當年亭子間的“李先生”!六十年后重逢,兩位老人百感交集。
“你屬于王世英-王學文-舒曰信這條線”,沈安娜握著姚子健的手肯定地說,“你就是中央特科的情報員!”
她立即向國家相關部門報告,這段被歲月掩埋的歷史終獲認證。86歲的姚子健成為最后一位被確認的中央特科成員,此時距離他1934年傳遞第一份情報,已過去整整六十七年。
2017年秋,102歲的姚子健坐在輪椅上參加中央特科成立90周年紀念會。滿堂英烈后代肅然起敬:這位世紀老人,已是特科最后的“活檔案”。幾個月后他安然離世,帶走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姚子健的身份之謎源于隱蔽戰線的特殊紀律。中央特科1927年創建,1935年解散,存在僅八年。成員間單線聯系,下級對上級身份毫不知情。姚子健直到1979年才見到老領導王學文,卻仍不知自己屬于特科系統。
在江蘇宜興老家的茶館里,青年姚子健第一次萌生救國理想時;在南京開往上海的夜班火車上,他懷抱藏有地圖的皮箱假寐時;在香港接過潘漢年紙條時,這位103歲的老兵從未想過“我是英雄”。
正如他生前所言:“我們不是為了當英雄,簡單說就是為了革命,為了一個信仰,不考慮利害得失。”
當硝煙散盡,這些“消失的名字”默默回歸人海。
姚子健用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功成不必在我:六十七年無名,四載潛伏驚險,百歲人生淡然。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歷史的天平上,最重的砝碼往往是那些寂靜的忠誠。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103歲原中央特科戰士姚子健逝世,由潘漢年介紹前往延安 澎湃新聞 2018年1月1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