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親愛的同學,學校已將一份暖心用餐補助打至你的校園卡上,請注意合理膳食、補充營養、安心學習。”在浙江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浙外”),一項充滿溫情的資助政策正悄然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去關懷。一段時期以來,學校推出的“暖心飯卡”行動,通過后勤大數據識別困難學生,無須學生申請,直接將暖心補助充值到學生飯卡,將精準幫扶化作無聲暖流。
浙江外國語學院推出“暖心飯卡”行動,通過后勤大數據識別困難學生,無須學生申請,直接將暖心補助充值到學生飯卡。浙江外國語學院供圖
該校黨委學工部資助中心老師介紹,每個月通過食堂消費數據抓取中、晚餐用餐次數在40次以上且單餐消費低于平均水平的“隱形困難”學生名單,經輔導員復核,于次月將100元-150元不等的補助打入學生飯卡中,并每個月向受資助學生點對點發送補助到賬的提醒短信。老師強調,這份名單只有校方和受到補助的學生本人知情。
這種每月“隱形到賬”的資助方式,既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又充分維護其個人隱私。每年秋季學期末,為使學生安心復習和考試,學校還為所有在庫經濟困難學生發放300元-500元不等的餐費補助。
這樣的暖心關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浙外構建“全方位全流程資助體系”的生動注腳。學校打造了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從經濟保障到發展賦能的閉環式資助育人矩陣。實施“生至如歸”三舉措,在新生報到當天,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床上用品大禮包、愛心電話卡、入學第一餐暖心餐券等。開展“寒冬暖行”關愛活動,每年寒假前為所有經濟困難學生發放返鄉路費補助等,近五年已補助195萬元、受益3712人次。建立家校“連心橋”,寒假期間,校、院領導以及輔導員、班主任等深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中開展家訪。推動“保障+發展”雙輪驅動,設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資助項目、暑期赴北大交流學習資助項目、畢業求職實習交通補助等。
該校黨委學工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入推進“陽光工程”,不斷提升資助工作水平,讓愛的陽光灑滿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之路,賦能學生成長成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