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農歷六月十八日,民間傳說是靖州傳統的飛山廟會節,靖州飛山有 “楚南第一峰”的美譽, 湘黔桂三省周邊地區人們有在此思祖祭拜的傳統。還是嘉絨藏區特有的節日“觀花節”,人們成群結隊到草壩上、森林里搭帳游耍,舉行煨桑、賽馬、打靶等活動,在一起吃糌粑、品咂酒、敘友情、談豐收。明天農歷六月十八,別忘“吃三樣,做一事”習俗,安康順遂過六月!
一、吃三樣
1、吃茯苓
靖州是中國茯苓之鄉,到處可見茯苓開發出的種種美食。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潤澤皮膚,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還有祛濕,安神,抗癌的作用,茯苓粉加雞蛋做的松餅既能做早餐的主食,又有這么好的功效,何樂而不為。
食材:茯苓、雞蛋、牛奶、面粉、冰糖粉、鹽
做法:1、在容器中稱量110克牛奶,30克茯苓粉,20克面粉,用筷子攪拌均勻。2、一個雞蛋,分蛋法,蛋黃打入牛奶糊中,攪拌均勻。3、蛋清打入無油無水的容器中,,放少許鹽,8克糖,打發至硬性發泡,打發好的蛋白和蛋黃糊翻拌均勻。4、不沾鍋預熱,倒入鍋中,蓋蓋子,小火兩分鐘翻面,翻面后再次蓋蓋子,小火兩分鐘。5、松軟的茯苓松餅可以享用了,加入豆沙餡可以假裝銅鑼燒,做個水果拼盤是很有顏值。
2、吃酸湯粉
酸湯粉是靖州的美食名片,以米湯發酵特制的酸湯為湯底,濃郁酸爽,搭配爽滑勁道的粉條、鮮嫩肉絲、香脆花生和翠綠蔥花,開胃解膩,令人回味無窮。
食材:紅酸湯、番茄、豬油、豬蹄、姜、蒜瓣、小蔥、香菜、料酒、米粉、豆芽
做法:1、蔥切長段5段,姜3片用開水泡半小時。2、肉餡放碗里,加入雞精、鹽、蠔油、淀粉和一枚雞蛋。3、把泡好的蔥姜水倒入肉餡里,不要太多,泡一點點水就行,攪拌均勻,做成丸狀,準備下鍋。4、燒好開水,倒入八分之一酸湯和一大勺糟辣椒,攪拌均勻。5、湯開后,加入配菜,豆芽 、蓮花白、肉圓、火腿腸、鵪鶉蛋。6、提前煮好粉,所有東西都煮好后,直接把粉放鍋里再燙一下就好了。7、盛出放碗里,加入一小撮蔥花,加一點木姜子油,如果不喜歡木姜子油味道,也可以不加,這樣就完成啦!
3、吃酸肉
酸肉是靖州傳統名菜,選用豬肉、豆腐皮等食材,經過腌制、發酵、晾曬等工序制作而成。酸肉口感鮮美,酸香撲鼻,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
食材:豬肉、白酒、鹽、香葉、八角、桂皮、糯米粉
做法:1、開水燙一遍壇子,然后壇子要晾干,無水無油的才好。2、香葉、桂皮、八角跟生糯米先炒香,然后一起打磨成粉粉備用。3、豬肉3斤,熱水清洗干凈,豬肉冷水下鍋,放一點料酒,焯出浮沫,一直煮,煮到沒有血水,再煮大概15分鐘,用筷子戳下肉皮看能否戳動,不需要煮太爛,不行你就再戳肉,看不冒血水即可關火。4、拿篩子把肉晾干,肉要無油無水,把肉切成1.5cm厚的肉片,太薄煎出來沒有肉了。5、倒入一個干凈無油無水的盆里,放入適量鹽,適量白酒隔絕空氣,用手抓捏幾分鐘,肉、鹽、酒的比例是10:1.5:1。6、腌好的肉放糯米香料粉抓揉,一定要把粉吃透,讓每片肉都均勻裹上粉,粉多一點無所謂,把所有肉放進去,剩粉也放進去。放完要用手壓實,不要有縫隙。上面墊一層塑料袋,再螺旋放入棕櫚葉,塞滿縫隙,再放幾個片片壓實,避免產生水,肉會過于酸。再封一層保鮮袋,然后再加一層保鮮膜,蓋上蓋子即可。7、往邊邊放冷水,置于陰涼處,水少了及時加水,一般10天半個月后就能吃,夏天一個星期差不多就能吃,冬天冷變酸的過程慢。10天半個月后開壇了,絕絕子推薦。
二、做一事:登飛山
每年農歷“六月十八”飛山廟會,前來尋根祭祖、探究民族文化的“太公”后裔、商賈名流及各族群眾達3萬余人,古往今來,經久不衰,久而久之,靖州飛山廟會成為了靖州周邊三省十八縣善男信女必不可少的“祭祀大會”,每年六月十八夜登飛山也成了靖州一大景觀。 每到這一天,靖州縣城及周邊居民,都會三五成群,在傍晚時分趕往山上,只為趕在農歷6月19日的觀音菩薩出道日這天,能夠搶占先機,為觀音菩薩獻上第一注香。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