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天地萬物、蕓蕓眾生,各自都要歸于他們的結果。
春暖花開
大劇場始建于公元前3世紀,該建筑混合了希臘和羅馬兩類風格,是以弗所這座古城節(jié)慶及大型演出的主要場所。據(jù)史料記載,耶穌的仆人、信徒保羅曾經(jīng)在這里演說并從事傳教活動,著名的《以弗所書》即出自于此。
此刻站在這里,驕陽之下,古老的臺階泛著白光,透著歲月的無情。整個劇場就是一座巨大的山坡,劇場與山完全融為一體,而在山的周邊,高大的松樹構成天然的裝飾。茂盛的松樹高聳入云,以其獨特的生機彰顯著千年廢墟的生命力。
我試著去理解這一切,卻發(fā)現(xiàn)有些徒然,這自然之力猶如神明,具有恒久的力量。
陽光依然強烈,繼續(xù)與巨大的山坡劇場、遠處的峰巒組合在一起,喚醒我去感受恒常。這一刻,我想到老子,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按照老子的方式,修道進入虛無至極的意境,安守寧靜,氣定神閑,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天地萬物、蕓蕓眾生,各自都要歸于他們的結果。
漫步在以弗所城,總是有一種偉大而茫然之感。它曾繁榮盛極,憑借海上貿易的便利,成為小亞細亞地區(qū)的商業(yè)、政治中心,也成為宗教、文化的中心,但終難逃盛極而衰的命運。公元263年,哥特人攻入以弗所,大肆洗劫焚城。盡管后來進行了重建,但隨著泥沙不斷地淤積于港口,加之地震頻發(fā),以弗所逐漸沒落。
而今,放眼望去,每一處都顯巨大,每一處都是殘缺:當初的盛世與人煙,掩埋在青草亂石之內;無盡的繁華,被自然與欲望擠壓,城市最終被放棄。
一座繁華城邦轉而成為一座小村,以弗所歷經(jīng)的兩千多年,能夠留下的只是石頭、傳說與神話,這座超級城市的沉寂,都要歸于它自己的結果。
此次來以弗所,我還有一個小夢想,就是看看赫拉克利特生活的城邦。從我第一次讀到“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時,赫拉克利特之名就牢牢地刻在心里,我開始閱讀與他相關的文獻,感受他極富情感卻又充滿辯證邏輯的語句:
這個“世界-秩序”對于萬物都一樣,既非神靈也非凡人創(chuàng)造,但它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永遠是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的尺度燃燒,按照一定的尺度熄滅。
清醒的人有著一個共同的世界,然而在睡夢中,人人各有自己的一世界。
一個人如果喝醉了酒,那就被一個未成年的兒童領著走。他步履蹣跚,不知道往哪里走,因為他的靈魂潮濕了。
人們不知道變化的東西是如何與自身相一致的。這就是對立面沖突的調和,就像琴弓和七弦琴。
博學并不能教一個人擁有智慧。
妄圖在人群中找尋存在價值是注定要失望的。你會發(fā)現(xiàn),人性原本該有的閃光點早已被自身的愚鈍與輕信掩蓋。
與心做斗爭是很難的,因為每個愿望都是以靈魂為代價換來的。
當然還有那句最著名的: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雖然只給后世之人留下50多頁的《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篇》,卻讓我們獲得了超越時空的思想生命。
他放棄繼承王位,讓給兄弟,自己跑到阿耳忒彌斯神廟附近隱居起來。波斯王大流士邀請他去做太師,他說:“我對顯赫感到恐懼。”他只喜歡渺小的東西,同孩子們玩擲股子的游戲,他因“萬物皆流,無物常駐”的共鳴,十分悲哀地痛哭。
而今,我們處于“巨變”之中,萬物皆流,萬事皆變,我們是否也可如赫拉克利特般,洞穿世事,敬畏自然,遠距顯赫,“在黑夜里為自己點起一盞燈”?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永遠不斷地更新。”這是他另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透露了他樂觀的一面,雖然他被稱為“哭泣的哲學家”,但他更相信每個人,也希望每個人相信自己,他說:“每個人都能認識自己,都能明智。”
我很喜歡赫拉克利特,在希臘哲學家里,如果以喜歡程度打分的話,他在我這里會排在第一位。我喜歡他的原因是,他所有的洞見在你可理解的范圍之內,這種洞見根本不需要動用反思分析,不需要借助其他經(jīng)驗,你自己就可以直接呼應、直接回應。在更多的時候,每次與他交流,你都會被喚醒、被激發(fā),就如他站在你的眼前,敲醒你的內心。
晚年的赫拉克利特更是純粹到了完全自然的境地,吃的是樹皮與草根,離群索居,那雙高傲的眼睛始終仰望蒼穹。他走過山間,穿越森林。因為不食人間煙火,終日只吃草根、啃樹皮,他得了水腫,他說:“對靈魂來說,死就是變成水。”這個隱喻竟然在這位哲人身上應驗了。
赫拉克利特曾經(jīng)仰望過的蒼穹,而今依舊陪伴著廢棄的城邦,就如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字,依舊陪伴著今天巨變的世界一樣。我們因為有他的陪伴,在巨變中,可以相信自己的明智,也會接受“變”的恒常。(本文完)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