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guān)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文 | 落花聽雨 · 主播 | 子逸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 編輯 | 一白
最宜煮一壺清茶。看茶葉在沸水中舒展沉浮,猶如人生百態(tài),最終歸于平靜。茶香氤氳中,忽然明白:所謂好運,不過是內(nèi)心安然的副產(chǎn)品;所謂時光靜好,不過是懂得與生活和解的智慧。
古往今來,人們總在追逐好運的蹤跡。殊不知,好運如同庭院里不期而遇的蝴蝶,越是追逐,它越是翩然遠去;當你靜坐賞花時,它反而會悄然停駐肩頭。明代文人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寫道:“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這般超然物外的境界,恰是時光安然的最佳注腳。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往往能在尋常日子里發(fā)現(xiàn)不尋常的美好——雨后青石板上的蝸牛軌跡,黃昏時飛過屋檐的歸鳥,冬日里穿透窗欞的一縷暖陽,都是生活饋贈的“好運“。
時光的安然,首先源于內(nèi)心的秩序。陶淵明辭官歸隱,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淡中找到了生命的真味。這種選擇不是逃避,而是對生命節(jié)奏的重新校準。當代社會里,有人選擇遠離996的漩渦,在慢節(jié)奏的小城開一家書屋;有人拒絕無效社交,把周末留給自己的菜園和畫架。他們未必大富大貴,卻在自我構(gòu)建的秩序中,獲得了千金難買的寧靜。就像老宅天井里那株無人問津的桂花樹,不爭不搶,卻能在秋日讓滿院飄香。
安然度日的人,往往擁有將尋常轉(zhuǎn)化為美好的能力。汪曾祺筆下那些尋常食材,在他的文字里都成了人間至味;齊白石畫中的蝦蟹白菜,墨色淋漓間盡顯生活情趣。這種能力不是天賦,而是后天修煉的智慧。有位住在胡同里的老人,用廢棄的搪瓷盆種了十幾盆花草,破舊的窗臺上總是姹紫嫣紅。他說:“日子就像這些花,你用心待它,它就回報你顏色看。“這種將樸素生活過出滋味的能力,或許就是最實在的“好運“。
現(xiàn)代生活的焦慮常源于對“快“的迷戀。殊不知,真正的成長往往發(fā)生在看似停滯的時刻。敦煌壁畫歷經(jīng)千年依然絢麗,正是因為顏料在時光中慢慢沉淀;老茶樹的葉子之所以回甘悠長,是因為它經(jīng)年累月吸收天地精華。人生亦如是,那些靜心讀書的夜晚,獨自散步的清晨,專注做一件小事的午后,都是生命在悄然積蓄力量。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在封閉的房間里寫就《追憶似水年華》,證明最豐富的世界往往誕生于最安靜的角落。
“好運常隨“的秘密,或許就藏在對生活細節(jié)的珍視里。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提倡“日日是好日“的生活哲學(xué),認為每天都有100個值得感恩的微小幸福。清晨面包機彈出的第一片吐司,地鐵上陌生人善意的讓座,下班路上恰好趕上的晚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確幸“串聯(lián)起來,就是最真實的好運人生。有位每天記“感恩日記“的女士說:“當你開始數(shù)算恩典,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一直在溫柔待你。“
不必羨慕他人的高光時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節(jié)奏;不必焦慮暫時的困境,每段經(jīng)歷都是獨特的養(yǎng)分。就像四季輪回,春天不必著急盛開,冬天也不必恐懼凋零,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那些能夠在喧囂中保持定力,在浮躁中守住本心的人,終會發(fā)現(xiàn):時光安然處,自有暗香來;心若從容時,好運常相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作者-
落花聽雨:愛花,喜雨,詩意盎然而雅趣!從詩意到生活中感受落花與雨滴的交融,聆聽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回歸本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本文首發(fā)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zhuǎn)載請在后臺回復(fù)“轉(zhuǎn)載”
-主播-
子逸,聲音語言藝術(shù)愛好者,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愿我的聲音可以溫暖你。
-攝影-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插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