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胃癌預測研究顯示每年至少有1560萬新生一代將患胃癌,其中76%由幽門螺桿菌引發。全民防治可以降75%發病率,亞洲和非洲負擔最重,亟需加強篩查和主動干預。關注詳情。
閱讀文摘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癌癥相關死亡原因,主要由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而該病可以通過有效治療進行積極預防。但是,年輕一代人的發病率正在上升,加上老齡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長,為降低胃癌死亡率和發病率所做出的努力,很可能將付諸東流。
全球胃癌預測研究顯示,2008-2017年出生隊列中1560萬人將在一生中被診斷為胃癌,其中76%(1190萬例)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疾病相關。該研究整合了185國家2022年發病率數據及聯合國人口模型。
該研究預測,亞洲將新增1060萬例胃癌病例,僅印度和中國就將出現650萬例。相比之下,盡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胃癌負擔相對較低,但預測表明,其未來的負擔可能至少是2022年預測值的六倍。
幽門螺桿菌作為胃癌主要致病因素,其慢性感染可通過現有治療方法預防。模型證明,全民篩查和治療策略可以降低75%的發病率,避免年輕群體發病率上升疊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疾病負擔反彈。
關注我們,獲取生物醫學前沿最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