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賣保險”:一個令人驚訝的職業轉變
在大眾的傳統認知里,清北畢業生可謂是天之驕子,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承載著無數人的期待,往往被認為會踏入金融行業的頂級投行,在華爾街的高樓大廈里指點江山,進行著動輒數億的金融交易;或是投身于科技前沿領域,成為互聯網大廠的核心技術骨干,引領著科技創新的潮流,開發出改變世界的產品 ;又或是進入科研院所,在實驗室里潛心研究,為攻克科學難題貢獻力量,成為推動學術進步的中堅力量;甚至是在國家重要機關單位,為國家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發揮關鍵作用,成為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
然而,現實卻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轉變。如今,一批清北高才生紛紛涌入香港保險業,成為了保險代理人。這一現象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社會上引發了軒然大波,打破了人們對清北畢業生職業選擇的固有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學霸們放棄了看似光鮮亮麗的傳統精英職業,轉而投身到保險行業呢?
香港保險業:為何成為清北高才的新寵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業一直以來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投資者和從業者。近年來,隨著內地居民對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的不斷增長,香港保險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吸引了一批清北高才的加入。
香港保險業的獨特魅力
香港保險業的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在產品種類上,香港保險市場十分豐富,涵蓋了人壽保險、重疾保險、儲蓄保險、投資連結保險等多種類型,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以儲蓄保險為例,其預期收益相對較高,在資產配置方面,更像是帶有保底收益和較長封閉期的基金類投資,這對于追求資產增值的客戶具有很大吸引力。而且香港保險還具有全球保障的特點,許多保險公司提供全球理賠服務,對于經常出國或計劃移民的人士來說,這一優勢尤為突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范圍日益擴大,擁有一份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保障的保險,無疑為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
此外,香港保險產品多以美元計價,這為內地居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外匯資產配置方式。在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情況下,配置美元資產可以幫助投資者分散匯率風險,實現資產的多元化。比如,一些內地的高凈值人士,為了實現家庭資產的全球化配置,會選擇購買香港的美元計價保險產品,既獲得了保險保障,又實現了資產的多元化布局。
高收入的誘惑與潛力
香港保險代理人的收入模式采用傭金制,這意味著收入上不封頂,為高學歷、有人脈資源的清北高才提供了廣闊的收入提升空間。一般來說,香港壽險傭金通常是按照保費的一定比例來計算,代理人或經紀人可以獲得的傭金比例在 10% 至 20% 之間 。有些香港保險經紀公司為了吸引人才,提供頂級傭金、高傭金、正常傭金 3 種模式,頂級傭金模式可拿到首年傭金 76.2%,次年 4%,累計 84.2%,高傭金模式和正常傭金模式的首年傭金也分別達到 66.5% 和 57%。
對于清北高才來說,他們憑借自身的高學歷和優秀的學習能力,能夠快速掌握保險產品知識和銷售技巧,在拓展業務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同時,他們在求學過程中積累的豐富人脈資源,也為保險業務的開展提供了便利。例如,一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高才生,加入香港保險業后,利用自己在金融圈的人脈,成功簽下了多份大額保單,在入職的第一年就獲得了數百萬的收入。
寬松的入行門檻與續簽需求
保險行業的入行門檻相對較低,一般不需要特定的專業背景或工作經驗,這對于想要獲取香港身份或續簽的清北人才來說,是一個較為便利的選擇。近年來,香港為了吸引人才,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如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等 。通過這些計劃獲得香港身份的人士,在續簽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在香港有穩定的工作或收入。
一些以高才和優才身份加入香港的人士,選擇進入保險行業,將其作為續簽的一種途徑。在部分香港保險公司的一些銷售隊伍中,高才人數甚至超過了一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入境處在考核續簽時,會對賣保險等類似自雇的人士進行嚴格審查,仔細核查是否符合資格標準、在香港的時間和工作量、帶來經濟收益有多少、是否居港等等 。這就要求從業者真正投入到保險工作中,做出實際業績,為香港經濟做出貢獻。
內地金融行業的競爭壓力
內地金融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呈現出嚴重的內卷現象。在求職市場上,各大金融機構招聘門檻不斷提高,清北復交等頂尖高校的學歷幾乎成為標配,海歸碩士也屢見不鮮。即使成功入職,職業發展瓶頸也較為明顯,晉升難度大。例如,在一些大型券商,新人往往需要從基層的客戶經理做起,面臨著巨大的業績壓力,而且晉升渠道有限,很多人在工作多年后仍難以突破職業瓶頸。
相比之下,香港保險業為清北高才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平臺。在這里,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香港保險業的國際化資源和市場,實現個人職業價值的最大化。
清北高才在香港保險業的真實生存狀態
在了解了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險業的原因之后,人們或許會好奇,這些高才們在香港保險業的真實生存狀態究竟如何呢?他們真的能輕松實現年收入 200 萬的目標嗎?
令人咋舌的高薪是普遍還是個別
“收入 200 萬”,這樣的數字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也讓不少人對香港保險業的收入充滿了幻想。然而,香港保險業的資深人員指出,清北高才在保險業績上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能夠迅速上手,憑借自身的高學歷、強能力以及優秀的社交技巧,取得相當可觀的收入,實現年入 200 萬甚至更多的目標 。比如,一些高才憑借之前積累的人脈資源,迅速打開市場,簽下大量保單。在香港保險業從業十年的團隊長李希提到,他的團隊有 A 類高才兩個月就達到 COT(首年保費約 450 萬港幣) ,按照較高的傭金比例計算,收入相當可觀。
但也有一部分人,由于種種原因,一直難以開出保單,最終只能被行業淘汰。高才群體中拿 A 類、B 類和 C 類簽證的人在保險業的表現也各有不同 。A 類簽證的人由于一般是行業高管,周圍的人脈正是保險的目標客群,所以最容易出單;B 類的表現變動比較多,有些人能看到保險工作的未來和性價比,同時想要續簽的渴望非常強烈,這種人比較容易在保險業做好,但也有一些人不想放棄國內的工作,以兼職狀態做保險,在如今香港保險業內卷的程度下,很難做出成績;C 類都是剛畢業的學生,普遍起步比較困難,缺乏工作經驗和人脈積累,在開拓客戶資源方面面臨較大挑戰。
褪去光環,努力才是通行證
清北畢業生雖然擁有令人羨慕的名校光環,但在競爭激烈的香港保險業,這一光環并不能直接轉化為業績 。他們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立足并取得成績。
在產品知識方面,香港保險產品種類繁多,條款復雜,涉及到金融、法律、醫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清北高才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研究,才能準確地向客戶介紹產品的特點、優勢和風險,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建議 。例如,在介紹重疾險時,不僅要了解各種疾病的定義、理賠條件,還要掌握不同產品在保障范圍、賠付比例等方面的差異。
客戶資源的開拓與維護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盡管清北高才們在求學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但要將這些資源轉化為保險客戶,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他們需要不斷地與潛在客戶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和痛點,建立信任關系,才能成功推銷保險產品 。同時,在客戶購買保險后,還需要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及時解決客戶的問題和疑慮,維護良好的客戶關系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拒絕和挫折,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一位畢業于北京大學的保險代理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剛進入香港保險業時,滿懷信心地向一些朋友和同學推銷保險產品,卻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絕,甚至有人對他的職業選擇表示不理解 。但他并沒有氣餒,而是不斷反思自己的銷售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他通過參加各種行業研討會、培訓課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同時積極利用社交媒體、線上社群等渠道,拓展客戶資源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逐漸贏得了客戶的信任,業績也越來越好 。
給后來者的建議:這碗飯,你真的吃得下嗎?
對有意進入該行業者的建議
對于那些有意進入香港保險業的人來說,在做出決定之前,務必要進行充分的自我評估和行業調研。要深入了解香港保險行業的運作模式、產品特點、銷售技巧以及市場競爭狀況 。可以通過閱讀相關行業報告、參加保險知識講座、與業內人士交流等方式,獲取全面的信息 。同時,要客觀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思考自己是否具備在這個行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素質,如良好的溝通能力、抗壓能力、銷售技巧以及人脈資源等 。如果你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溝通,那么在開拓客戶資源時可能會面臨較大困難;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人脈基礎,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客戶也并非易事 。總之,不能僅僅因為看到清北高才的成功案例和高收入的誘惑,就盲目跟風進入這個行業,而應該理性思考,謹慎做出選擇 。
行業發展前景與潛在風險分析
從行業發展前景來看,香港保險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內地與香港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以及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內地居民對香港保險的需求有望繼續增長 。特別是在資產配置、財富傳承等方面,香港保險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將吸引更多內地客戶 。例如,香港的一些高端人壽保險產品,不僅可以提供高額的保障,還能通過信托等方式,實現財富的安全傳承,滿足高凈值客戶的需求 。此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豐富的金融資源和國際化的投資環境,這為香港保險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保險公司可以不斷推出創新產品,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
然而,香港保險業也面臨著一些潛在風險 。一方面,香港保監局對中介人酬勞結構的改革,可能會對保險代理人的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目前中介人的傭金是前置式,保監局認為這種方式對客戶不公平,擬設下首年傭金上限 。這一改革舉措旨在規范行業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但也可能導致保險代理人在短期內收入減少,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新的酬勞結構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香港保險業,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 。保險代理人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否則,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此外,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匯率波動等因素,也可能對香港保險業產生影響 。例如,匯率波動可能導致以美元計價的保險產品對內地客戶的吸引力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保險業務的開展 。
結語:新職業趨勢下的思考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險業這一現象,如同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當下職業選擇的多元化趨勢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高學歷不再是通往特定行業的唯一通行證 。收入潛力、職業發展空間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這些因素正逐漸成為人們,尤其是優秀人才在選擇職業時的重要考量 。這也提醒著我們,在規劃職業道路時,不應被傳統觀念所束縛,而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全面、理性地分析各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潛在風險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
不知道大家對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險業這一現象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