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汽菲克管理人發布消息,根據廣汽菲克公司的負債情況、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廣汽菲克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也不具備重整、和解條件,宣告廣汽菲克破產。
破產的消息令人唏噓,但卻在意料之中。
要知道,廣汽菲克自2010年成立以來,也曾在國內汽車市場短暫綻放光芒。隨著Jeep品牌的越野基因,其部分車型如自由光、指南者等在上市初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然而,好景不長,從2018年開始,廣汽菲克便陷入了銷量持續下滑的泥沼。數據顯示,2018~2021年,廣汽菲克銷量分別為12.52萬輛、7.39萬輛、4.05萬輛、2.01萬輛,可以說是直線下滑。
除了經營慘淡外,合資雙方關于股權的政爭執成了廣汽菲克平穩前行的重要阻礙。2022年,Stellantis集團單方面發表聲明稱,計劃將在廣汽菲克中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并稱廣汽集團同意該交易。不過,廣汽集團隨后明確回應稱“此發布行為未經我方認可”。長達數月的爭執后,2022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團和廣汽集團分別宣布將終止合資公司廣汽菲克。決策機制的癱瘓直接導致了產品與渠道的陷入惡性循環,加速失血。
產品質量也是狀況百出。Jeep國產后品控問題頻發,除廣為人知的“燒機油”外,消費者投訴還集中在變速箱頓挫、電子故障等方面,嚴重損害了品牌形象。由于內部決策機制的混亂,在面對消費者對于汽車質量的反饋無法做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再加上2017年廣汽菲克為沖銷量向渠道瘋狂壓庫,這直接導致2018年超85%經銷商虧損,最終引爆了百家經銷商集體維權的風暴,廣汽菲克的品牌信譽在終端市場徹底瓦解。
狀況百出的市場現狀將廣汽菲克引向了破產的結局。
實際上,廣汽菲克土崩瓦解的現狀,也正是中國所有二、三線合資品牌面臨的共同困境。與廣汽菲克黯然退場的還有長安鈴木、廣汽三菱、廣汽謳歌、東風雷諾等合資品牌。這背后,是市場格局的劇烈重塑。自從中國市場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以來,市場份額急劇壓縮。
當下,電動化浪潮奔涌襲來,新能源汽車早已不再是汽車市場的補充,而是拉動汽車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是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逐漸式微,眾多以燃油車為主的合資車企們面臨巨大壓力。在這種態勢之下,本土車企在新能源上迅速發力,而內部結構較為復雜的合資車企則難以統一戰線。
曾經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合資品牌,如今面臨著嚴峻挑戰。一線合資車企如大眾、豐田等,雖然憑借龐大的用戶基礎,仍維持著一定銷量,但市場份額也在逐漸被侵蝕。而二線合資車企的處境則更為艱難,北京現代、悅達起亞的市場存在感日益薄弱,甚至面臨經銷商“逼宮”的風險,上汽通用更是被傳出將放棄雪佛蘭品牌,與廣汽菲克是同源的神龍汽車存在感更是聊勝于無。
中國車市的變革仍在繼續,未來的市場格局充滿不確定性。可以預知的是,廣汽菲克只是中國車市變革中出局的最新一個,但大概率不是最后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