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到沒朋友,甜到沒對手”?
不!
曾經因表皮多有“果銹”而被稱為“丑蘋果”的昭通蘋果,早已不是市場上的“滄海遺珠”。如今,它“內外兼修”,果型端正、果面潔凈、色澤艷麗,暢銷海內外高端水果市場。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它還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一起“飛天”,保障了3位航天員的“蘋果自由”。“逆襲秘訣”是啥?就藏在“早、甜、香、脆、艷”這5個字里。
豐收時節的昭通蘋果園里,紅艷艷的蘋果綴滿枝頭(資料圖)。昭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國蘋果產區不少,陜西、山東、甘肅……個個都是產量大戶,但論上市早,還得看云南的昭通蘋果。在每年的7月下旬,昭通蘋果產區的青香蕉、紅露等早熟蘋果搶先一步進入千家萬戶。此時,全國其他產區的蘋果還在樹上“攢經驗”。
“昭通是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年均氣溫11.6℃,年均日照時數超過1900小時?!闭淹ㄊ刑O果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全勇揮著手比劃,“春風‘呼啦啦’吹過,全域百萬畝蘋果樹的生長就像被按下了‘加速鍵’?!?/p>
昭通市超越蘋果基地(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高原充足的陽光對人來說有些炙烤,但剛好能促進果實茁壯成長,并且在雨季來臨前就能完成糖分積累,避開了病蟲害高發期。昭通的早熟蘋果,帶著股“急不可耐”的鮮活勁兒,咬一口,讓人提前“品嘗”到秋天的滋味。
中晚熟的昭通蘋果中,“糖心”是標配。昭陽蘋果科技小院首席專家馬永翠介紹,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優勢使得昭通蘋果的果核周圍呈一圈半透明的琥珀色,聞著果香十足,大吃一口猶如蜂蜜在嘴里化開,果肉細膩化渣又不失清爽。昭通還種出一款蘋果,命名為“嘎嘣脆”,是極致爽脆口感的集大成者。
當然,這樣的口感并非全是“老天爺賞飯吃”。馬永翠和科技小院的同事們一直在探索利用自然資源減輕病蟲害、增加土壤有機質,同時研發新的葉面肥,提升果樹內在免疫力,讓蘋果的“顏值”與口感得到雙提升。
昭通市超越蘋果基地(資料圖)。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攝
在科技助力下,昭通蘋果的種植越來越“事在人為”。城郊的“昭陽紅”蘋果產業基地,是全國單體種植規模最大的10萬畝矮砧密植蘋果園。昭陽區蘋果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楊龍江在基地里邊走邊介紹,現代化的蘋果地里采用國際領先的種植規范,果樹行距3.5米、株距1米,拖拉機可直接開進地里作業,配套有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現代化果園管理機械、植保監控系統、防冰雹網等,畝產量比傳統種植提高30%,這里成為引領昭通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標桿。諸多老果園緊隨其后,通過提質改造,破解了產量偏低、優果率不足等痛點。
盡管被叫過“丑蘋果”,但如今昭通蘋果的“艷”是它最有辨識度的“高原紅”—— 表皮的紅色沉淀如同烏蒙山般的野性而自由,每顆果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限量款”。云南千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鵬說,他們的蘋果主要銷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年輕消費者對這種自然之美格外青睞。
昭通市超越蘋果基地蘋果分選線(資料圖)。人民網記 蔡樹菁攝
不拼產量拼質量,好看、好吃還得好賣。全勇介紹,蘋果產業發展中心和企業合作,收集銷售數據,建立了全國不同區域消費者的蘋果口味備忘錄,從而調整品種結構?!氨热缛A東地區喜歡脆甜多汁的,西南地區喜歡酸甜平衡的,華南地區喜歡高甜低酸的……”周鵬接過話頭,每年千柔公司要向全國合作渠道寄送試吃蘋果1.2萬箱。園區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種植市場反饋好、本地化表現優、輪換種植第二年就能掛果的高價值新品種。
豐收時節的昭通蘋果(資料圖)。柴峻峰攝
隨著交通和冷鏈物流的升級,昭通蘋果48小時內就可從果園直達北上廣深的超市貨架。憑借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物流樞紐優勢,這些帶著“高原紅”的蘋果還搭乘跨境電商的“快車”,出口到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家,讓這份“早、甜、香、脆、艷”實現全球共享。而昭通蘋果的“甜蜜故事”,還在不斷續寫。(孫海峰、陳鍵、朱紅霞、程浩、蔡樹菁、曾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