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礦工勞模吳如決定把收到的5000元慰問金捐掉。這時,來平煤集團慰問職工的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李志斌,及時地“制止”了吳如的捐款行為。
吳如的家境不富裕,卻搶著要捐款。這種情況下,李志斌才給他布置了“花錢任務”。當這個事情傳開后,外界出現了不同的議論聲音。但很多的聲音,是認可李志斌的做法。
有人說,吳如一心為公的精神,值得贊頌。有關方面在宣傳像吳如這樣先進人物時,也該鼓勵包括先進人物在內的所有勞動者,大膽獲得自己應得的報酬。而吳如已經養成了幾十年的“無私奉獻”精神,怎么能一下子轉變過來呢?縱觀吳如的大半生,完全對得起一個黨員的所作所為。
吳如于1952年出生在河南方城的一戶貧苦人家。1981年,29歲的吳如來到了平頂山礦務局一礦104隊工作。1987年,吳如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他從普通工人,一步步做到了采煤一隊副隊長。
由于出身貧寒,吳如從小勤儉慣了。他很少買新衣服,有個藍色的坎肩,穿了16年。每次買衣服,他都是夏天買冬天的,冬天買夏天的,因為這樣“劃算”。雖然干的重活,但吳如把每天的吃飯開銷,固定在3元。經常是一碗面條,一個燒餅。
吳如的自行車,是1989年花了171元買的。從家里到礦上有8公里,他要騎車40多分鐘。經常磨損下來,導致車輛的配件基本都換過了。同事讓他把自行車賣掉,換個摩托車,但吳如卻舍不得。
吳如雖然對自己很“摳”,但對國家卻大方得很。干煤礦,從頭到尾需要投入大量的金屬、坑木等材料。吳如覺得這東西浪費了,實在可惜。于是,他從1984年就開始給自己定了個規矩,那就是每次升井,都必須帶回井下的廢舊物資。
廢舊物資是有獎勵的,但吳如卻一次也沒領過。據不完全統計,從1997年至2000年,吳如回收廢物的價值就達到了18萬元。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筆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1984年,吳如開始清掃“浮煤”。這就像農民收完莊稼后,有一些作物丟在地里,需要“拾秋”。上班28年,吳如清浮煤竟然達到了3萬噸。假如一節火車皮裝60噸的話,這些浮煤竟能裝滿500多個火車皮。這筆賬是相當豐厚的。
話說,在礦井干活,“順”點什么東西,簡直不要太簡單。但吳如連一個螺絲帽,也沒有帶回過家。有一回,家里干活用的鐵鍬把壞了,妻子何趁讓他在礦上拿一把回來。吳如一聲不吭,然后用樹杈自己做了個“把”。
他對妻子說:“我是黨員,不能拿公家的東西?!弊鳛橐幻h員,吳如都是按時交黨費。他曾有三次,每次交了1千元。第一次是香港回歸,第二次是澳門回歸,第三次是支持國家“西部大開發”。
吳如和何趁有兩個孩子。兒子吳定凱從洛陽大學工民建專業畢業后,想到父親的煤礦工作。當吳如知曉后,他對孩子說,你爹我就知道下苦力,沒法給你安排工作。
何趁和兒子都懵了,別人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吳如卻是不懂得利用“資源”。何趁積攢了幾年的怨氣,一股腦的發泄出來。他嫁給吳如的時候,接她的車就是那輛自行車。吳如的精力全在礦上,對家庭的照顧很不夠。這些何趁都忍了,但唯獨兒子的事,何趁忍不了。
何趁表示,如果吳如不管,她就去找礦上的領導。吳如那么多榮譽,獎章,難道連個工作都安排不了?吳如卻是一言不發,過了好久,他還是原先的話,別指望他,自己去找工作。
就這樣,21歲的吳定凱負氣離開了家。吳定凱先是在洛陽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每月只有600元的工資。吳如了解工地的活兒有多難,但他始終沒有給孩子提供“便利”。
2005年,平煤集團的領導們得知了此事,在他們的協助下,吳定凱通過考試,正式進入平煤建井一處工作。
吳如因為家窮的緣故,只上了三年小學。他對教育相當看重,在報紙上看到誰因窮失學的消息后,馬上捐錢過去。為了騰出這筆錢,吳如把煙和酒都戒掉了。
吳如的家只有一臺彩電,那是1988年他臺灣哥哥送給他的。到后來,彩電沒聲音,吳如也不舍得換。當手機已經滿大街了,吳如也不買一個。這樣“無趣”的人,為了幫助別人,竟然硬是戒了煙酒8年。
吳如所在的礦,有個“陽光互助基金”,也是給那些上不起學的職工子女設立的。有一年,吳如直接捐了900元。在當時,一下子拿出這筆錢,也是很不容易的。
吳如還給工人們訂閱報紙,給平煤第八小學的孩子們,送學習用具。零零散散的錢,加起來也是不少了。
吳如退休以后,沒有在家享清福,而是把多年的下礦經驗,寫成書籍。他的第一手資料,相當寶貴,可以讓下井的人,少走太多彎路。后來,他成了一名礦職教中心的兼職老師,每天登臺講課。吳如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在了他所在的煤礦事業上。他為國家煤礦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吳如獲得5000元慰問金后,該不該捐掉?李志斌的看法是沒問題的,勞模奉獻社會和享受生活,應該并行不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