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臨死前一刻,太監看她馬上不行了,趕緊給她喝了一碗海龜湯,吊著最后一口氣,緊接著慈禧就封年僅3歲的溥儀當皇帝,隨即死了,太監就拿出夜明珠含在她的嘴里,最后蒙上一塊白布,一群法師跑進房間里吹鼓奏樂。
慈禧入宮短短十年的時間,就從蘭貴人一步一步晉升為懿貴妃垂簾聽政,把持朝政近半世紀之久,后宮中人皆稱呼她為老祖宗、老佛爺,就連光緒到她面前,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一聲“皇爸爸”。
這位政治巨人平生十分注重養生,光是從她極其考究的飲食以及接連不斷的補藥就能看出來,她平日里經常念叨“能享高壽”,這話一出,周圍附和聲不絕于耳。
即使到了晚年她依舊勤于政事,幾乎很少能看到她5點之后起床,在起床之后,便有幾個太醫相繼為她把脈,而后再根據她的身體情況以及太醫個人的經驗學識開出一劑藥方。
幾張藥方經她一一審閱,再由她自己挑選出最滿意的一張送至藥膳坊煎熬,良藥苦口,她總要佐一些甜食或者奶茶才能喝下去。
到了晚年,常在她身邊伺候的女官宮女和太監們也細致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她的心情時常變化,總歸是不開心的時候更多。
誰也不知道她是因何而悲,但也沒有人愿意去細想這些由頭只是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這些情緒的變化都來源于太后五臟六腑傳遞給她的感受,雖然她平時很注重養生,但衰老這趨勢已經成了她不可把控的。
1908年,慈禧壽辰將至,她心情大悅命人舉辦慶祝宴,就在眾人正開心的時候她突然感慨:“本宮如今已經70多了,就算不能長壽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這話一改往日話風,弄得眾人都沒敢接話,結果這天晚上回去之后,她便生了病,原本她的身體是很不錯的,再加上她性格爭強好勝,即使有點小毛病,也強忍著不愿讓人看出端倪。
但這病來得又急又壞,太醫甚至連鴉片都使上了,量也用了平常人的幾倍,可愣是一點兒用都沒有,就在眾人束手無措時,慈禧的病又奇跡般的轉好。
原因竟是宮里的喇嘛為她送上一尊佛像,精神大振的她立刻見了朝中大臣,迎著朝中大臣擔憂的目光,她冷聲說道:“本宮只是病了,又不是馬上死了,你們盡管照本宮的吩咐去做。”
剛在朝中大臣面前硬氣一次的慈禧在幾天后與光緒雙雙病重,朝中大臣們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哪一天在睡夢中被急急叫醒,告知不幸的消息。
慈禧飯也吃不好,還伴隨著腹瀉的癥狀,面部也開始浮腫起來,眾人瞧見了她的變化覺得一陣心驚,所有人都警惕起來。
慈禧可能也知道自己打新將至,于是便召集大臣宣布繼承人為溥儀,朝中大臣包括溥儀的父親有話要講卻被她抬手攔下,她已經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與這群大臣多費口舌。
沒多久光緒離世讓宮里慌亂起來,那時候,主持大局的還是她,她強撐著身體叫人扶著坐在床帳中指揮,別看她此時身體已經快要不行了,但依舊料理完儲君的事情又去料理光緒的后事。
光緒的尸體被運回宮中之后,慈禧也暈過去了,李蓮英嚇得丟了魂,但在通知眾人后,還是挑起大梁,吩咐人將光緒趕緊埋了。
慈禧那邊在太醫的全力救治下醒了過來,而后她又開始召集大臣議政,大臣退下后,她一起身竟頭昏目眩的倒在了地上,眾人又是一陣七手八腳,對她又是喊又是按摩的。
慈禧醒來之后,一陣后怕自覺差點中風于是更加小心,端坐在那里休息的慈禧與眾人說了一小會兒話的功夫竟然又一次昏厥了過去,這一次他好像離了婚,看見了黃衣仙子從煙霧中朝他走來。
太監宮女們又是一陣“老祖宗,老佛爺”的尖叫愣是將慈禧的魂兒給叫回來了,那幾日,太醫們挖空心思,一天光是藥方就換了好幾輪兒,什么珍貴的藥材輪番上陣,可慈禧的病情依舊沒見好轉。
天氣慢慢轉冷,中間偶然晴朗了一天,慈禧的心情也似乎好些了。
她強撐著精神在軍機大臣面前再次修改了詔書,期間精神不濟的時候,太監又趕緊端來了海龜湯給她續力,完事之后,她撐著額頭坐在榻上休憩,沒想到竟再也醒不過來了,折騰了這么久,她終于安詳的走了。
太監發現后,驚慌失措跑到側間將那個雕刻精美的小盒子打開,里面赫然放著一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取出夜明珠后,又慌忙跑到慈溪寢殿,將東西放進慈禧口中。
一層白布塵埃落定,所有宮眷大臣工人跪地痛哭,一旁的哀樂吹的激烈,可再也換不回那個曾經指點江山的老佛爺了。
信息來源:慈禧全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