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王珍珍
不想上班是病嗎?
近日,據上游新聞報道,河北一醫院在患者建議下開設了“不愛上班門診”。當“學習困難門診”逐漸被社會接納,成年人職場倦怠的診療需求也同樣值得被正視——這并不是玩笑,而是對勞動者精神健康的關懷。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為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打工人總有不得不上班的理由,但是如果你因為上班而心生乏力、總是情緒不穩定、感覺上班很痛苦,其實可能是因為你陷入了職場倦怠期。
網上很多人調侃 “進去發現沒大夫,因為大夫也不愛上班”,道出“工作痛苦”是普遍現象。正如醫生所說,各種職業都存在倦怠感。但現實中,該門診掛牌兩月問診患者不多,這說明多數人將“工作痛苦”視為常態,而非可干預的醫學問題。
這反映出社會對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不足。人們往往將工作中的乏力、疲憊視為常態,即便出現了嚴重心理問題,也因害怕被貼上“脆弱”“矯情”的標簽而不愿就醫。同時,現代職場中人際關系壓力、績效焦慮、價值感缺失等系統性傷害,也讓職業倦怠成為普遍現象。
?“不愛上班門診”的設立,是一個良好開端。它提醒我們,關注職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社會應加強宣傳引導,消除對心理疾病的偏見;企業也要重視員工心理健康,優化職場環境,給予員工更多關懷。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正視心理問題,勇敢尋求幫助,讓“不愛上班”不再成為難以言說的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