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辨識出這十個字,那么你幾乎可以成為書法大師的指導老師了。這里展示了一幅極為珍貴的書法作品,總共只有十個字,每一個都寫得極其優美,一眼便知是標準的草書風格,完美地展現了其雄渾磅礴且瀟灑自如的魅力。我曾向144位人士展示了這幅作品,其中121人能夠識別出七個字,45人能夠識別八個字,僅有兩人能夠識別出九個字,而無人能夠全部認全。
在我看來,這幅書法作品中的十個大字,即便是能認出一半也已屬不易;若能全部辨識,則必然是書法造詣頗深之人。若您能識別這些字,請不吝分享您的答案,讓我們共同交流探討。此圖是一位熱衷書法的朋友轉給我,從這十個大字中可以看出書寫者的技藝相當精湛,沒有二十年的書法功底,恐難以達到如此境界。
為實現資源共享,我將這幅作品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發表意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互通有無,還能結識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期待您的參與。
這十個大字的書寫,氣勢磅礴,流暢自如,每一字之間幾乎都有牽絲引帶相連,有的緊密相接,有的雖斷開但筆意相通,整體給人一種自然天成之感。
這種布局使得字與字之間緊密相連,而列與列之間則顯得較為寬松。不僅如此,每個字都獨具特色,充滿韻味。例如,“香”字的第一筆是長橫,起筆處略作停頓,行筆穩健,并帶有隸書筆法,收筆時以連帶引出下一字,使兩者渾然一體,盡顯灑脫之姿。
再如,“茶”字的收筆恰好成為下一字的起筆,而第三字則展現出開闊的風格。第四、五字“醉”與“客”連為一體,雖小巧玲瓏,但靈動十足,特別是“子”字的橫畫采用較長且平直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隨后的“靜”、“心”、“可”三字,更是充滿生機,字字相連,尤其是筆畫間的牽絲引帶,宛如直接的線條,給人清新自然之感。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倒數第二個“通”字,僅由四個點組成,但這四個點錯落有致,展現出獨特的形態美感。最后一個“神”字同樣別具一格,尤其在結尾部分用三點表示,層層遞進,最后一個點收筆時還向左勾勒,形成首尾呼應的效果。
看到這幅書法,有人提問,為什么有些沒練過書法的人比練過的人寫字要好看?
其實練不練書法與寫一手漂亮的好字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書法與寫字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確切的說,寫字也是書法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實用性。書法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發展到今天,其實用性已然被越來越普及的電腦和手機逐漸取代,更多的是作為一門藝術在普及和傳承。
站在實用的角度,只要把字寫得規矩一些,整體性強一些,基本就能稱其為一手漂亮的好字了。現在對于考生來說,還是有這方面的要求的。但是達到這樣的要求,并不需要進行嚴格的書法訓練,只要把握一些基本規律,尤其是記住一些漢字的結構特點,甚至連筆畫練習都可以省去。這樣的要求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并不困難。
上世紀末,曾經風靡一時的“席殊99天習字法”其實就是舍棄了書法的藝術性,經過一些規范整理,使學員經過近乎機械化的練習后,在短時間內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這樣的字寫出來規范、美觀,達到了實用的目的,卻基本沒有什么藝術性可言。大概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原來學校一直開設的《寫字》課,現在也被“書法進課堂”活動取代了。把寫字改為書法,也就是忽略不太重要的實用性,更多的把書法當做一種傳統文化去傳承其藝術底蘊。所以,我們平時經常可以看到某個人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卻從未見其認真學過書法,也就見怪不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