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連結·書畫共創
2025兩岸大千文化教育實踐
共研共創交流活動在四川內江舉行
7月7日至9日,2025兩岸大千文化教育實踐共研共創交流活動在四川內江舉行。30位來自臺灣的青年學子、文化界人士通過深度參訪、藝術創作、互動交流等形式,沉浸式感受國畫大師張大千的藝術魅力,體驗內江的人文底蘊和文化活力,在內江的文化地標中感受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
美術師陳亮現場揮毫書法作品向臺灣嘉賓展示
活動正式啟動,兩岸代表互贈紀念品
在啟動儀式上,兩岸青年齊聚張大千博物館,內江青年們深情誦讀張大千詩句“行遍歐西南北美,看山還看故山青”,并以書畫創作致敬大師,臺灣青年紛紛贊嘆“大千藝術的魅力跨越海峽”。臺灣青年則以一段動感舞蹈點燃全場,用青春活力展現兩岸文化的多元交融。
內江市臺辦主任劉其柱介紹,內江與臺灣不僅因糖業互助發展結下70多年的情誼,更因藝術大師張大千的文化紐帶緊密相連。10屆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10余家臺資企業在內江臺商工業園蓬勃發展,見證了內江與臺灣深厚的連結與情感。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共同開發“大千藝術研學課程”,讓兩岸學子在筆墨丹青間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進理解與友誼。
臺灣學子與文化界人士參觀張大千博物館
參訪內江張大千博物館后,臺灣青年學子感慨表示,這座紀念館以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方式,立體呈現了張大千的傳奇人生。臺北也有張大千紀念館,但內江館收藏的文物更具系統性。每年近5萬參觀人次的數據,也說明內江在傳承大千文化上的用心。
在范長江紀念館,臺灣青年們認真聆聽范長江先生的生平事跡,深入了解這位著名新聞記者的家國情懷與職業精神,引發大家對先輩事跡的共鳴。
在內江師范學院的藝術工坊,兩岸青年共同體驗非遺拓印技藝。有臺青學子即興創作打油詩:“天府之國定內江,大千世界數不清。兩岸教育互交流,兄弟手足共榮創。”道出兩岸青年對文化同根的認同與對未來的期許。
在內江師院中華傳統書畫研究院,兩岸青年共同體驗傳統書畫創作。有自幼研習美術的臺青學子手持畫筆興奮地表示:“張大千是兩岸美術學子共同的精神偶像,能來到他的故鄉創作,機會十分珍貴。”
在內江建興影視研學基地,臺灣青年們沉浸式探訪電影文化,走進攝影棚、道具間,近距離了解影視制作的幕后故事。臺青學子表示:“內江的同學們對非遺技藝的掌握令人驚嘆,這種‘活態傳承’值得臺灣借鑒。”“00后”研學老師李沁雪活潑親切的風格讓她迅速與臺青們打成一片,她笑稱:“和臺灣同胞們一見如故,聊天完全沒有距離感,像認識多年的朋友!”
這場跨越海峽的交流活動,從新聞先驅的精神傳承到傳統書畫的筆墨情深,再到影視文化的創新表達,每一處體驗都成為連接兩岸同胞心靈的紐帶,印證著“同根同源”的文化共識。
綜合:內江市臺辦
近期視頻推薦
更多精彩請關注川越海峽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