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兌換爭議:規則當為流通護航
一堆140斤重的1角硬幣,讓銀行的義務與客戶的權利正面碰撞,也揭開了現金服務里那些說不清楚的門道。
一袋子硬幣換整錢,咋就這么難?
陸先生說,這些硬幣是他從做生意認識的客戶那兒弄來的。對方收廢品時發現了這堆硬幣,他按重量買了下來。硬幣太多,還有不少殘損的,拿著不方便,他就想換點整錢。
可去了上海農商銀行,事兒就沒順當過。一開始銀行說 “硬幣來源可疑”,直接報了警。警察來了,查了說不是洗錢,這事兒本該過去了吧?結果銀行又說 “系統壞了”“得等總行批”,反正就是不給換。
陸先生覺得挺冤,他說之前找過十多家銀行換這種硬幣,人家都給辦了,就這家農商銀行推三阻四,這不明顯不合規矩嘛。
銀行有銀行的說法,客戶有客戶的委屈
7 月 9 號晚上,上海農商銀行出來回應了。他們說陸先生最近老帶著有焚燒痕跡、變形磨損的硬幣,跑好幾個網點要求兌換。這種業務又頻繁又量大,清點鑒別起來費勁,為了快點弄完,也為了少耽誤其他客戶時間,就建議他去人民銀行授權的專門網點換,還說要是路遠,能開車送他去。
但陸先生不樂意,非得當這家銀行換。最后銀行沒辦法,專門安排了人,挑著符合要求的硬幣,按《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給換了。
網上看,大伙兒的說法也不一樣。有人說銀行本來就該收合法的錢,沒理由拒;也有人覺得,這么多殘損硬幣,來源還特殊,銀行多查查沒毛病;還有人說,這種特殊情況,交給專業網點處理更靠譜。
法律上說得挺清楚,實操中卻有點擰巴
好幾個懂法律的人接受采訪時都說,按現在的法律,銀行拿反洗錢當理由拒收硬幣,可能犯法了。
《中國人民銀行法》里明明白白寫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不管啥單位個人都不能拒收,銀行更得遵守。《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也說了,辦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得免費給人換殘損人民幣,不能拒絕。只要能看清面額,剩四分之三以上的,全額換;剩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之間的,換一半。
但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的魏峻軍律師也說了,這事兒特殊在硬幣來自廢品回收,數量又大,怎么算保護大家存取現金的權利,可能還得人民銀行再明確明確。
他還提到,《中國人民銀行法》是全國人大通過的,《反洗錢法》是全國人大常委通過的,真要是倆法有沖突,銀行該收還是得收。不過他也建議,監管部門最好弄點更細的規定,讓網點辦事有準頭。
一線辦事的人,夾在中間不好辦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銀行處理這種事兒,得兩頭顧著:一方面要合規,防著洗錢;另一方面也得讓服務能運轉起來。
反洗錢嘛,就是要盯著 “可疑交易”。大額交易得上報,小額的要是看著不對勁,銀行也得問問清楚。這么多硬幣堆一塊兒,本身就扎眼,銀行問問來源,也是按規矩辦事。
可話說回來,一堆硬幣攤開了點,確實費時間,其他客戶等著也著急。上海其實有 4 家專門換殘損貨幣的網點,工行閘北支行、崇明支行,上海銀行金山支行,平安五角場支行,都是人民銀行授權的。不少銀行一線員工都說,這種大量殘損幣的活兒,交給專業網點干,又快又不容易出錯。
這事兒吵歸吵,說到底是規矩得更透亮
這140斤硬幣,把銀行和客戶都難住了。銀行怕錢來路不正,清點起來也頭疼;客戶覺得自己沒做錯啥,銀行不該卡著不給換。
說白了,這事兒暴露出來,法律規定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特殊業務該怎么處理,得有更明白的說法。
希望監管部門能早點弄出些具體的規矩,銀行辦事有章可循,咱老百姓辦事也能更順溜。銀行和客戶多擔待點,多溝通溝通,這種糾紛說不定就能少點。
(提醒:內容來自界面新聞。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尾聲:
“ 當140斤硬幣遇上銀行柜臺,考驗的不只是服務態度,更是規則的精細度——讓該辦的事有章可循,才能讓現金流通既合規又暖心。”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郵件中注明修改內容。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私信”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