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有效遏制電信詐騙案件發生,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的防詐反詐意識,守護居民的財產安全,重慶高新區公安分局石板派出所的民警借轄區居民清晨、夜間集中納涼的“黃金時段”,以“面對面”“零距離”的方式深入社區,開展反詐宣傳工作,全力為群眾的“錢袋子”保駕護航。
“各位大爺大媽可得記牢了,公檢法、銀行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絕對不會讓你們把錢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里!”連日來,石板派出所社區民警丁昭華早早來到轄區居民納涼點。熱情地和大家打過招呼后,拿出印有防騙口訣、報警方式等實用信息的反詐宣傳單,結合真實案例剖析詐騙手法、講解防范要點,向居民們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和警示。
宣傳過程中,民警還反復提醒居民要增強防范意識,堅守“不聽、不信、不轉賬”的原則。“以前總覺得詐騙離咱們很遠,現在才知道騙子的花樣太多了,趁著納涼的時間就能學知識,這辦法真靠譜。”多位市民感慨道。
“密碼不說,鏈接不點,要錢不給,陌生來電多核實。”到了晚上,石板鎮梅樂村7社的納涼點熱鬧非凡,民警冉啟誠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一場別開生面的“反詐乘涼院壩會”就此展開。
冉啟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近期發生的真實受騙案例,向村民們講解了保健品類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虛假投資詐騙等10余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還分享了諸多精準識騙、防騙的小妙招。
據統計,入夏以來,石板派出所開展反詐防騙集中宣傳23次,開展入戶宣傳192次,發放反詐宣傳手冊860余份,電話、見面勸阻830余次,勸阻成功率100%,避免群眾損失金額70余萬元,電詐發案率下降25%,并通過社區微信群推送最新電詐案例,形成“線上+線下”聯動格局。(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國)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